观音婢的想法是,武士彟、刘世龙要想赢得王威、高君雅的信任,必须提供一些让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每次见到王威、高君雅,都说李渊在喝酒、沉迷女色,时间长了王威、高君雅就会厌了,认为武士彟、刘世龙不够尽心。
所以武士彟、刘世龙要换着花样汇报李渊的隐私之事,要多给王威、高君雅编故事,这些故事越是隐私,王威、高君雅就越是认为武士彟、刘世龙尽心。
观音婢准备先给王威、高君雅,编一个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不和的故事。
-----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李世民与观音婢成婚多年,没有孩子,李渊急着抱孙子,见观音婢多年未生,便心中不满意,逼着李世民纳一房侍妾。
李世民与观音婢夫妻恩爱,不愿按李渊的意愿纳妾,父子之间发生争执。李渊一气之下,便躲在别院之中,不再见李世民。
-------
李世民听观音婢说完,笑道,“阿婢,你连这样的故事都编得出来,也不怕坏了你我的名声。”
观音婢白了李世民一眼,“阿爷连‘败家子’这样的恶名都愿意担,你还怕坏了自己的名声?”
李世民无奈道,“算了,算了,都听阿婢的。”
------
第二日,李世民即将他与观音婢的计划,向武士彟、刘世龙作了安排。
武士彟、刘世龙都表示,一定按李世民的交代去做,李世民再三叮嘱二人,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倍小心,如果露出破绽,不但反间计失去作用,反而有可能反过来被王威利用。
说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武士彟告诉李世民,救刘文静出狱之事已和王威说好,并向李世民说了劝说王威的整个过程。
------
正月初八,正旦节休沐已过。
新年过后,李渊第一次召集太原郡文武官员,在留守府官署议事。
相互拜年互致问候以后,先是由留守府司兵田德平,向李渊禀报了马邑郡防卫突厥不力的消息。
李渊安排田德平,让他即刻传书在马邑的王仁恭、高君雅,命他们按照李渊年前所用的策略打击突厥贼寇。
------
安排完马邑应对突厥之事,武贲郎将王威提议,让官员们商议一下,是否将晋阳县令刘文静定罪。
李渊问王威,“王将军说一下,你是如何考虑?”
王威答道,“下官以为,应当依大隋律法进行裁决,如果有罪就依法而行,如果无罪就官复原职。”
------
李渊又问司法书佐段偃师,“刘文静因何罪收狱?”
段偃师回李渊,“罪名是坐与叛贼李密联婚。”
李渊问段偃师,“按我大隋《开皇律》,可有‘坐与叛贼联婚’这个罪名?”
段偃师回道,“依《开皇律》,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却无‘坐与叛贼联婚’之说。”
李渊道,“就是说依《开皇律》,刘文静当是无罪?”
段偃师接道,“依《开皇律》刘文静当属无罪,但高将军却说,至尊皇帝因杨玄感反叛,诛了他九族,李密也是反叛,依例也当诛九族,所以将刘文静下狱。”
------
李渊好像是拿不定主意,他看了看武贲郎将王威,问道,“王将军,你是副留守,你以为该如何裁夺?”
王威答道,“诛杨玄感九族,乃是至尊皇帝下的明诏。对叛贼李密,至尊皇帝却未下诏说如何处置。因此,在未见到至尊皇帝诏书之前,刘文静当是无罪。”
------
李渊装出为难的样子,对王威道,“刘文静无罪,却被下了太原狱,如不放出,文武官员们会说,我等做长官的不体恤下属,无故将下属治罪。”
“但是如将他从狱中放出,却怕他惧罪逃亡,一旦至尊下诏要将其治罪,我等便有纵放罪犯之嫌。”
这时武士彟抗声道,“刘县令无罪下狱,作为长官不为下属开脱,是不将我等放在心上,我等作为部属,兔死狐悲,怎不寒心?”
------
武士彟此言,在太原郡文武官员之中产生共鸣,众人纷纷私下议论,假如是自己无故被投入狱中,长官是否也会不闻不问?
李渊见文武官员群情耸动,也怕落下不关心下属死活的骂名,就提议道,“我愿为刘文静做保,他不会畏罪潜逃。尔等可愿做保人?”
------
文武官员见唐国公李渊愿意为刘文静做保,也纷纷踊跃表示愿做保人。
李渊让段偃师写了保书,太原郡文武官员一一在上面签字画押,愿保刘文静出狱。当日,李世民和裴寂即将刘文静从太原狱接出,送回刘府进行调养。
------
从刘文静府中出来,李世民急着回去向观音婢报告喜讯。
刚进屋门,就看到观音婢正在教训她的贴身婢女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