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亲近、最信任的大臣是谁?”
------
李渊见观音婢列出一大堆问题,疑惑地问她,
“你了解这些有何用处?”
观音婢像个大人似的,看着李渊笑着说道,
“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将杨广了解清楚了,才可以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才能想办法博得杨广的信任。”
李渊暗叹观音婢小小年纪,竟然如此心思灵巧、工于心记。他哪里知道,观音婢所用的是《鬼谷子》里的“飞箝”之术?
李渊见这对小夫妻,如今已是才智超群,便对他们寄于了新的冀望,也就不再吝于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他们。他就按观音婢的的请求,将杨广的情况详细地向李世民、观音婢作了介绍。
------
李渊先将他与杨广的关系,向观音婢作了介绍。
大周重臣独孤信有七个女儿,李渊的母亲是老四,杨广的母亲是老小。大周独孤皇后,是她们二人的大姊。
李渊和杨广是姨表兄弟。李渊比杨广大三岁,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幼时关系亲密。因此李渊对杨广非常了解。
杨广从小聪明好学,才华过人,诗词歌赋无所不精。他胸有汉武之志,尊学崇儒,喜好著署。
他当上皇帝之后,致力于推行新制,革新用人制度,创建科举选拔人才的方式,制定《大隋律》,开凿运河使国家南北贯通。
还是晋王的时候,杨广就领兵五十万灭掉陈国,那年他才二十岁。
登基之后,三十六岁收附突厥,征讨契丹;三十九岁攻灭吐谷浑;四十一岁收服琉球。
------
人往往会走两个极端。
因杨广太过优秀,他便自视甚高,自诩英武盖世,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听不进逆耳忠言。
他身上有文人骚客的气质,喜好奢靡浮华,人前庄重沉稳,人后放荡不羁。他豪气干云,立志饱览天下大好河山。他沉迷于酒色,广建亭台苑囿,后宫秽乱不堪。
因自小生活于富贵之中,杨广不知百姓疾苦。他大兴土木,肆意征伐,虚耗民力,使民众生活朝不保夕,致使全国各地变乱蜂涌而起。
三次征讨辽东,令全国疲敝交加,满朝文武官员无人敢有一句谏阻之词。
------
杨广如今最怕的是盗贼作乱、臣下造反和突厥反叛。
他最担心的是众臣不与他同心,满怀猜忌,稍有疑心便会治人死罪。
他最喜欢的就是恭维奉迎,重用事事都顺着他的奸佞小人。
目前他最亲近和信任的是宇文述、樊子盖、裴蕴等人。
宇文述纵容其恣意妄为。
樊子盖、裴蕴为人刻毒,罗织罪名杀人,博取杨广开心。
最可恼的是宇文述没安好心,他想将国家搞乱,然后重新夺回失去的大周天下。
然而,杨广却甘之如饴,尚不自知。
------
李渊将这些情况介绍完,观音婢见他病体恹恹,面现疲惫之色,就问他,
“阿爷,你是不是累了。”
李渊微微笑道,“是有些累,但我心中高兴。”
观音婢本来还想详细问一下,各地叛乱和军事方面的情况,就只好暂时作罢,准备以后再谈。
她对李渊道:“阿爷,你病体还未痊愈,身体不适,今日就先说这些。这两日你且好好养病,待我和世民阿兄商量好对策,再请你定夺。”
李渊经过这一阵时间的交谈,确实有些疲累,就颔首表示同意。
观音婢和李世民向李渊施礼后,离开上房,临走交代紫芙、青雁,让她们好生侍候郎主。
------
接下来两日,李世民、观音婢两人茶饭不思,在房中闭门商议。他们要尽展《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书中所学,用于事关唐国公府生死悠关的战略谋划。
两日过后,两人费尽心力终于拿出一套认为切实可行的初步方略。在反复推演,又进行了完善之后,这日上午,李世民和观音婢才到上房请李渊裁夺。
------
这时候,李世民还未满十六周岁,观音婢还未满十四周岁。
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商量出来的东西,会有用吗?
李渊会采用两个孩子的想法,来决定唐国公府未来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