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里,文武大臣们都在交头接耳相互讨论,人人脸上都有忧色。
皇帝肃穆进殿,众臣三呼万岁,皇帝在龙椅上端正坐了,严肃道,“相信众卿都有耳闻吧,来人啊!把战报传给各位大人看看!”
小太监将那份满是尘土的战报递给大臣,大臣们相互传阅,愤怒之情愈加浓烈。
“皇上!羌羯欺人太甚!”
“是啊!年年边关劫掠,大晏都没有跟他们过多计较,他们如今反而大军压境,以为我们大晏就没人了吗?”
“皇上!臣愿领兵前往!”
“臣附议!”
“臣附议!”
群情激昂,众人迎战之声越来越高,其他大臣也都点头附和。
皇帝满意点点头,沉声道,“好!众卿和朕想到一起去了!羌羯蛮夷,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如今既然找上门来了,不打疼他不罢休!”
“皇上圣明!”
“户部!清点库银准备军饷粮草军备!兵部!先清点二十万大军出来!”
“是!”
“是!”
两位尚书下去各自准备,皇帝又点了几位愿意领兵的将领,最后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谁愿任大将军督师?”
大将军统领三军,一切指挥调令皆出自其手,是此次出征官位最高之人,权利最大。
但责任也最大,必要在众人面前立下生死状,胜则升官加爵,败则身败名裂。
皇帝的话一出口,众人就面面相觑,这一次却没了之前的慷慨激昂,反而躲躲闪闪,都低下了头。
叶修安默默叹气,这就是大晏的真实现状。
三十余年前,还是羌羯犯边,皇上御驾亲征,率三十万大军把羌羯打得分崩离析,好几年没有缓过气来,这一仗换来了大晏三十年和平。
当时秦家过世的老太爷手握二十万大军,全力支持皇帝,带领家族子弟亲身上阵,奋勇杀敌,死伤惨烈亦从不退后,终于赢下了这场战役。
秦家才因此从一个武将世家升为侯爵之家,秦家嫡出的女儿得以入主后宫,母仪天下二十几年。
可是随着秦老太爷和随他出征子弟的相继离世,秦家却没有再出过出色的武将,反而将精力都放在耕耘户部吏部以及笼络朝中大员上了,眼看着钱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但可用的将帅人才却越来越少了。
如今突发战事,自然没人敢担这个职责。
皇帝显然也想到这一层,沉了脸色问道,“兵部尚书?”
“啊,臣在!”
“你可愿统兵?”
“臣,臣,臣领兵经验少,更擅调集周转……”
“不会带兵你当什么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冷汗津津,跪下认错不敢抬头。
“兵部侍郎!”
“臣,臣没上过战场……”
“兵部还有没有人了!”
除了刚才点出来的几个将领,兵部的人都狠狠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埋进地上的金砖里。
皇帝怒极,真想现在就摘掉这些人的顶戴花翎!
可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可冲动以免失人心,皇帝在御案后踱来踱去,最后还是忍着气重新坐下来。
“好!既然众卿一时想不出来,那就坐在这里好好想!想出来为止!把你们知道的擅带兵之人全都想出来!简茂!通知御膳房准备饭!叫内务府拿被子来!大人们今天就睡这里了!”
简茂领命下去,众臣都苦着脸,这一关是轻易过不去了。
……
皇宫外,羽蘅也有几分担心,想着回府消息闭塞,就让辛柳回去说一声,自己在清风楼里等着,听其他客人在楼下议论纷纷。
说来说去,无非是说朝廷无人可用,秦老太爷这样的人再难世出,如今羌羯来势汹汹,不知这场大战还能不能快速解决……
越听越心烦,羽蘅觉得自己做了个错误的决定。
面前摆着吴娘精心准备的饭菜,羽蘅拿起筷子勉强吃两口,食不知味,房门却忽然被推开了。
“杜丫头,躲着吃好吃的吗?”
来者留着长长的花白胡子,长衫也洗得发旧,居然是宋淼。
宋淼一屁股坐下来,不客气地拿起筷子就吃,一边吃还一边抱怨。
“吴娘给你准备的就是比我们的好吃,咱们现在也算是朋友,我还是个长辈,你以后得跟吴娘说说,不能欺负老年人!”
羽蘅翻了个白眼,“宋先生明明很心宽,怎么总是揪着点小事欺负我们小辈?”
“嘶,你这丫头,就是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