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张玄素又问道:“褚寺卿,你该不会心软吧?”
褚遂良脸色一黑。
“绝对不会。”
“那就好。”张玄素抱拳道:“在下先回去休息了,今晚肯定要闹一会儿,失陪了。”
“张御史请自便。”
俩人分别,褚遂良脸色不是很好看。
作为皇帝神策府旧臣,他现在过得其实很郁闷。当年和他同一批效忠皇帝陛下的同僚,要么已经是宰臣,如杜如晦,薛收,戴胄。要么就是一部尚书,如岑文本、魏征、秦琼等。
只有他,在太府寺卿这个位置上一直没动过。而且,这些年来的爵位也依旧是皇帝陛下登基时候册封的郡公。
根本原因,他知道是自己在对待番邦的态度上,惹恼了圣人。
在他的对外思想中,主要是三个点。其一,先华夏而后夷狄。其二,畏威慕德。其三,以信义而抚戎夷。
先华夏而后夷狄是他思想的核心。当年圣人剿灭突厥,烧死二十余万突厥人的时候,他认为不应该造成如此巨大的杀戮,故而弹劾李靖。之后,他上疏圣人,言大唐所辖州县为‘一身’,在‘一身’之中,东都洛阳和帝都长安如同腹心,其余各州县如同四肢。而突厥则是身外之物,或者说是他人手足,不必过多联系。只要他们老实,则不必搭理他们。
结果,圣人大骂他蠢笨,完全不在乎他的说法,设置大都督府管辖草原。
这是他惹恼圣人的开始。
之后,他又上疏,要使用‘威’,使得突厥畏惧。用恩德,教化突厥,对他们实行德化,通过册立可汗的方式,让他们对大唐感恩戴德,从而永远依附大唐。
结果,皇帝骂他痴心疯,让他把前隋文帝杨坚的分化拉拢册封可汗之策,和后期颉利等人南下入侵中原的史书资料抄写一万遍。
他当时就傻眼了,可偏偏无话可说。因为满朝文武,大部分人都骂他缺心眼,说夷狄根本不能相信他们能被教化。皇帝更是直言不讳的告诉他,夷狄就是畜生,若帝国强盛,他们则为守户之犬,若帝国衰弱,他们则会撕下伪装,化身虎狼,危害帝国子民。
经此两事之后,他当时还没意识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在皇帝大肆压迫杀戮夷狄之时,他又作死的的上疏,陈述利弊。
即,他的最后一个思想,以信义而抚戎夷。
他认为,信为国本,对夷狄守信,能够充分显示帝国的形象,守信是避免对外战争的有效方法。帝国只要能做到以信待人,那么夷狄之患,将会不复存在。
结果,这一次他直接被皇帝拿奏疏砸脑袋,之后再也没怎么搭理过自己。
后来皇帝的一系列动作,让他彻底明白,自己的想法,完全和皇帝南辕北辙。
皇帝根本没打算放过夷狄,他根本就没把夷狄当人,而是当成了牲畜。不杀光,就不放手的那种态势。
帝国在针对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上玩得欺骗,失约等等行为,更是将他的思想践踏在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