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很惶恐,从皇帝的言辞他清楚的感觉到用不了多久,江南便会有一场腥风血雨,到时还不知道有多少士绅人头落地,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整个江南恐将会一片大乱。而造成一切的竟然是当今皇帝,拥有强大武力的皇帝,这更让他有一种无力感。
所以必须说服皇帝,说服皇帝放弃在江南暴力乱来的想法。这一刻,陈子龙感觉整个江南都压在自己肩上一样,江南能不能躲过此劫,就看自己接下来能否说服皇帝了。
“陛下请听臣一言......”一句话后,陈子龙又沉默了片刻,他在酝酿着接下来的话语。
朱由检静静的看着陈子龙,并没有催促。在朱由检眼中,面前这个年轻士子文采飞扬可谓天下英才,自己辛苦培养的人才中,除了张煌言能勉强和此人相比,其他人哪怕科学院商贸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也都无法和此人相提并论。
天下的英杰之士,大都出自士绅之家,能在千军万马中考中举人进士的,无一不是人中之杰。尽管心中对士绅阶层十分不满,朱由检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陛下,江南乃大明最精华之地,江南各府文气之盛冠于天下,若是陛下在江南像在山东那样,对士绅抄家屠戮,臣恐江南精华不再,风流不再,对朝廷对大明绝对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陈子龙开口道。
朱由检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什么风流不再,风流也是士绅文人们的风流,和普通百姓何干?又与朕何干?朕一生也未必能再来江南第二次。只要普通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种风流不要也罢!
看着皇帝脸上的表情,陈子龙心中一慌,语速变得快了起来:
“江南之繁华冠于天下,但繁华之原因并不仅在土地之肥沃。当然江东之地,鱼米之乡,田地亩产高于其他地方。但陛下也许不知,最近几十年来,江东各府已经很少种植稻米,更多的是种植桑棉和其他经济作物。江东各府上交朝廷之漕粮,更多是从江西、湖广购买。因为种植桑棉之利远高于种植稻米。
苏州之丝绸,松江之棉布,行销整个大明。丝织、印刷、造纸、建材、造船、酿酒、制茶、榨油,苏松之地有着太多的工坊商业,这些才是江南繁华的真正原因。而无数江南百姓也参与其中,在各种工坊做工养家糊口。而这绝大多数的工坊商业,大都有士绅们参与其中。各大商帮,皆是士绅在领导。
若是陛下对士绅动手,整个江南的工坊商业将遭受严重打击,到时将会有无数百姓失业,无以养家糊口。到时江南必将大乱,陛...,朝廷恐将人心尽失。
陛下须知,江南和北方之地不同。北方主要靠农业,士绅百姓皆靠种地营生。而江南各府,无数士绅百姓,更重视工商。还望陛下能听臣言,慎重行事。”
陈子龙垂下头来,他已经将该说的都已经说出,如何决断已经由不得他做主。
朱由检愣了一下,他没想到陈子龙没有说什么微言大义,也没有说什么圣人之言,竟然从工商这个角度来劝自己!但朱由检不得不承认,陈子龙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江南和北方真的是不同的,北方各省完全是农业社会,商业活动非常的少。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之地,才是大明真正的经济中心,工业中心,商贸中心。
灵魂游历过后世,朱由检清楚,一个国家要想强大,光靠农业是不行的。现在已经不同于以前,西夷人正在迅速崛起,正在疯狂的在全球殖民,到处抢占土地,已经抢到了大明的家门口。在和西夷人的竞争中,大明早已经落后。而未来的时代,将会发生所谓工业革命,西夷人将完全超越大明。
若是江南的工商业遭到摧残的话,恢复起来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很可能会错过和西夷人竞争的时机。
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由检知道自己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还要立足于万世。
“阎应元,你对江南士绅怎么看?”朱由检一时间无法决断,看到了在一旁静静站着的阎应元,下意识问道。
“陛下,臣出身于胥吏之家,见识少,很多事情也说不好。”阎应元谦逊道。
“有什么说什么,说错了朕也不会怪你。”朱由检道。
阎应元出身于胥吏家庭,并不是士绅,和士绅也没有太多瓜葛,说出的话应该比较中立。
陈子龙也看向了阎应元,不知道阎应元会如何评价江南士绅。
阎应元默然片刻,他没有想到皇帝竟然问自己这个问题。从刚刚皇帝和陈子龙的对话中,他听出了皇帝对士绅非常不满,有对整个江南的士绅动手的打算。在营地等待考试的时候,他也从其他人口了解到很多东西,也听说了皇帝数年前在陕北,几个月前在山东的作为,对待士绅官吏那是真狠!再联想皇帝通过考试大规模招募官吏的行为,这是要用这些官吏取代各地官府、重建地方官府的打算啊,这已经是要对士绅动手的征兆。五千精锐的禁卫军,万余福建水师,手握强大的军队,再加上这三千招募后经过培训的官吏,足以把江南掀个天翻地覆!
想到未来要发生的事情,阎应元只觉得浑身激动,能参与这样的事情,若能再好好表现得到皇帝赏识,自己将来的前途将会不可限量。谁说只有科举才能做官,自己这个胥吏家庭出身的也未必不能。当然前提是要掀翻士绅阶层、改变大明现在科举制度。
若是以往,阎应元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想都不敢想,实在是士绅阶层力量太过强大,士绅阶层在江南的影响简直是遮天蔽日!而现在,有皇帝带领,还有是什么是不能做的,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对江南士绅阶层,胥吏出身的阎应元可没有多少好感!
“陛下,臣出身普通人家,学识低微,对国家大事并不知晓,也不敢妄言,只能说一说臣的一点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