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这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是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明智而节俭的人不会浪费时间,他们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看成是浪费不起的珍贵财富,把人的精力和体力看成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它们如此神圣,绝不能胡乱地浪费掉。
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培养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绝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
2.珍惜时间使生命更加珍贵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本身,时间也是独一无二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宝贵资源。每个人的人生旅途都是在时间长河中开始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那些能够把握时间、会利用时间的人,才能最早接近成功的终点。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如果不去主动抓住它,它永远不会停留。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平等地属于每一个人,那就是时间,在时间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由于对时间利用的差异,才有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瑞士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电子户籍卡的国家。只要有婴儿降生,医院就会立刻用计算机网络查看他是这个国家的第多少位成员,然后,这个孩子就拥有了自己的户籍卡,在这个户籍卡上标明了他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等信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每一个初生的孩子都有财产这一栏,因为他们认为孩子降临到这个世上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
一次,一个电脑黑客入侵了瑞士的户籍网络,他希望为自己在瑞士注册一个虚拟的儿子。在填写财产这一栏时,他随便敲了一个数——5万瑞士法郎。
当填完了一切表格的时候,他满意极了。但他没有想到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行动在第二天就被发现了。
奇怪的是,发现这个可疑孩子的并不是瑞士的户籍管理人员,而是一位家庭主妇。
那位妇女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新出生的女儿注册时,发现排在她前面的那个孩子的个人财产上写的是5万瑞士法郎,这引起了她的怀疑,因为所有的瑞士人在自己的孩子个人财产这一栏上写的都是“时间”。瑞士人认为时间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所以哪怕你出生在一个经济拮据的家庭,只要你还年轻,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那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
对于一个人来说,生命是他最重要的。一个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要走过几十年的时间,而时间是他最初带来的,也就是他最初的财富。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他的生命也在一点一点地减少,财富也就随之减少了。
有的人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权力和金钱,但是到最后当他们不再年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时间就是他最大的财富,拥有一切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变穷了,因为时间不会再回来,他失去了最初的财富。
人们说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说法低估了时间的价值,时间远比金钱更宝贵——通常如此。即使我们富可敌国,也不会为自己买下比任何人多一分钟的时间。
许多伟人为什么能够名垂千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非常珍惜时间。他们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争分夺秒地为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不停地努力、奋斗、进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几乎所有的文学创作者同时又都是勤奋工作、兢兢业业的商人、医生、政治家、法官或是士兵。
以现在人均寿命70岁计算,人一生将占有60多万个小时,即使除去休息时间也有35万多个小时。而就一生的时间而言是不断减少的,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在不断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时间像是海绵里的水,要一点一点地挤;时间更像边角料,要学会合理利用,一点一滴地积累,如此会得到长长的时间。
一个男子走进富兰克林的书店,拿起一本书问店员道:“这本书要多少钱?”
“1美元。”店员答道。
“要1美元?”那个徘徊良久的人惊呼道,“太贵了,你能不能便宜一点?”
“没法便宜了,这本书写得很好,就得1美元。”店员微笑着答道。
这个人又盯了那本书一会儿,然后问道:“你们的老板富兰克林先生在店内吗?”
“在,”店员回答说,“他正在印刷间里忙。”
“哦,那很好,我想见一见他。”这个男子说道。
书店的老板富兰克林被店员叫了出来,这个人扬了扬手中的书,再一次问:“富兰克林先生,请问这本书的最低价是多少?”
“1~2美元。”富兰克林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1~2美元!怎么可能呢?刚才你的店员还只要1美元。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没错,”富兰克林说道,“但是你耽误了我的宝贵时间,这个损失比1美元要大得多。”
这个男子非常诧异,但是,为了尽快结束这场由他自己引起的小小的风波,他再次问道:“是吗,那么请你告诉我这本书的最低价好吗?”
“1~5美元,”富兰克林重复道,“1~5美元!”
“这是怎么了,刚才你自己不是说了只要1~2美元吗?”
“是的,”富兰克林回答,“可是到现在,我因此所耽误的工作和损失的价值要远远大于1~5美元。”
这个男子沉思了一下,默不作声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本离开了书店。因为他从富兰克林身上得到了一个有益的教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时间就是财富,时间生产价值。
富兰克林说:“如果想成功,就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
人生由时间组成,不珍惜时间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而有时候,我们不但自己不在意时间的宝贵,而且还拖累别人跟自己去消磨时间。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同时也是不道德和不尊重人的表现。
你可能没有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也没有比尔·盖茨那般富有,但是有一样东西,你拥有的和别人一样多,那就是时间。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个小时,所不同的是,有的人会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从闲暇中找出时间。
人生,其实就是和时间赛跑,人人都有可能是胜利者。只有不参加的人,才是失败者。
3.学做时间的主人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一加仑的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拳头大小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应道:“满了。”他反问:“真的?”说着他从桌下取出一桶沙子,倒了一些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沙子填满石块间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可能还没有。”一位学生应道。“很好!”他伸手从桌下又拿出一桶沙子,把沙子慢慢倒进玻璃瓶。沙子填满了石块的所有间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大声说。然后专家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多么紧凑,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不,那还不是它的寓意所在。”专家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们放进去了。那么,什么是你生命中的‘大石块’呢?你的信仰、学识、梦想?或是和我一样,传道授业解惑?切切记住,得先去处理这些‘大石块’,否则你就将错过终生。”
上帝是公平的,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一样多,每个人的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一天都是86400秒。没有谁比谁多1分钟,亦没有谁比谁少1分钟。时间一样多,但人的成就却不一样大,为什么?就是因为对于时间的态度和管理策略不同。
除了把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运用于重要事情上以外,还要学会利用琐碎时间。
工作与工作之间总会出现时间的空当,人们都会在每件事情与事情之间浪费琐碎的片段时间,例如等车、等电梯、搭飞机,甚至上厕所时,或多或少都会有片刻的空闲时间,如果我们不善加利用,这些时间就会白白溜走;倘若能够善加利用,积累起来的时间所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可观的。推销员在等公共汽车时总有近10分钟的空当时间,若是毫无目标地与人闲聊或四下张望,就是缺乏效率的时间运用。如果每天利用这10分钟等车的时间想一想自己将要拜访的客户,想一想自己的开场白,对自己的下一步工作作一下安排,那么,你的推销工作一定能顺利展开。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几分钟,说不定正是由于这几分钟的策划,你的推销取得了成功。妥善地规划行程也是有效利用时间的方法。
在时间的运用上,最忌讳的是缺乏事前计划、临时起意、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这是最浪费时间的。
要做时间的主人还要有积极的时间概念。
凡事必须定出完成的时间,才会迫使自己积极地掌握时间,有句俗话说,“住得近的人容易晚到”。其原因是住得近,容易忽略时间。例如,一些员工为了方便上班,在离公司一步之遥的地方租房子,因为很快就可以到达公司,但也容易养成磨磨蹭蹭的坏习惯,结果往往是快迟到的时候,才惊觉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事实上,不是时间不够用,而是因为消极的心态让你疏忽了时间的重要性。因此,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就必须用正确而积极的态度面对时间管理,要求自己凡事都得限时完成,如此,事情才会一件接着一件地完成,这才是有效率的工作。
时间是最容易取得的资源。因为容易取得,所以我们也就容易轻视它的存在而恣意浪费,这种习惯会降低我们生存的价值。以最简单的数学概念来计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1小时,1年下来就浪费了365小时,1天24小时中扣除8小时的休息时间,以16小时当做1天来计算,365个小时等于22天,10年下来就有220天,大约等于浪费了1年的可用时间,所以1个活到70岁的人若是每天浪费了1小时,其中就有接近7年的时间是白活了,想起来真是十分可怕的事。
我们还能毫无限制地让时间溜走而不懂得把握吗?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概念,不能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那么成功就无从谈起。
122.不要在拖延中蹉跎
“明天再说吧!”这句话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很多人的骨子里都有个坏毛病,就是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其实,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已经足够将那件事做好。
俗话说,“命运无常,良缘难再”。在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会,然而如果你有着拖延的坏习惯,自然地就很容易错失良机。
拖延是人生的大敌,拖延甚至会形成悲惨的结局。
恺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展读,以致一到议会,就丧失了生命。
雇佣军总指挥拉尔总督也是如此丧命的。一次他正在玩纸牌,忽然有人递来一个报告,说华盛顿的军队已经挺进到提拉瓦尔,情报的内容是说华盛顿的军队正在穿越德勒华,要向这里进攻。他将报告塞入衣袋中,牌局完毕,他才展开阅读,虽然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是全军被俘,自己也因此而战死。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把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呢?
我们自己欺骗自己,要自己相信以后还有更多的时间。
我们拖延工作的原因在于它们似乎是令人不愉快的、困难的或冗长的。不幸的是我们越拖延,就越令人不快。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时?请君听我《明日歌》。”这是明朝诗人对喜欢拖延时间的人的忠告。
很多人喜欢拖延,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许多事情在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但若被推迟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后,就会变成苦不堪言的负担。这就像如果在收到信件时没有马上回复,以后再拣起来回信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此,我们要迅速地处理事情,由此也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无趣。不要拖延,因为拖延通常意味着逃避,其结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
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种一样,如果没有在适当的季节行动,以后就不可能有所收获。无论夏天有多长,也无法将春天被耽搁的事情加以完成。某颗星的运转即使仅仅晚了一秒,也会使整个宇宙陷入混乱,后果不可想象。
恪守时间是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同时它也代表了明智与信用。
在著名商人阿蒙斯·劳伦斯从事商业生涯的最初7年里,他从不允许任何一张单据到星期天还没有处理。因为,商业界的人士都懂得,商业活动中某些重大时刻会决定以后几年的业务发展状况。如果你到银行晚了几个小时,票据就可能被拒收,而你借贷的信用就会荡然无存。
做事不拖延还会让人对你产生信任,给你带来美好的名声。它就像在表明,你的学习和生活是有条不紊的,使别人可以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事情。遵守时间的人,一般都不会失言或违约,都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去寸金尚可买,失去光阴何处寻?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再拖延,最后让自己在拖延中蹉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