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四十税一?张石川瞬间就规划好线路了:把玻璃和酒、蔗糖还有琉球的茶叶运过来,把煤、铁和铜运回海南!!看来琉球的茶园还要扩大范围啊,陶瓷作坊也要建起来!
“敢问王大人,这税银,是缴纳给个地方,还是直接送您这边?实不相瞒,我想多开几处矿。”
王之藩也是一愣:这小子胃口不小啊,还要开几处矿?不过想想这小子送礼一出手又是洋货又是银子的,想必是个大商贾。
“张公子若是觉得找各处地方不方便也可以直接找我,本官自当给公子料理的明明白白。”肥肉可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如此先谢过了,日后少不得麻烦大人。”张石川一拱手道。
“不过张公子也要多加些小心,北边山里矿丁、户结聚成群,其中多潮州、韶州人。犷悍好斗。每争口,辄兴兵相攻,死者即投诸堑。”
“多谢大人提醒,再下一定留意。”张石川点头说道。
“我再给你写个条子,方便你在各地行事。”
“那再好不过了。张石川笑眯眯的从袖子里掏出一小锭金裸子。
拿了王之藩的条子,张石川带着众人回到客栈。
“呵呵,看来不管是大清还是藩国,这送礼到哪里都好用啊。”听完了张石川的话,沈文知笑道。
“川哥,是不是咱们也得练点兵了啊!你方才不是说了吗,有械斗!咱可不能吃亏啊!”赵大勇一双牛眼瞪得贼亮。
“先去看看情形吧,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呢,天天有人端着枪也太扎眼了。不过,这安南的火器似乎比大清绿营装备得还多啊。”
“确实如此。不管是安南还是南边的广南国的火器装配的比例都远高于大清。这两国都早已和西班牙、红毛国有贸易往来,从他们处也学了不少火器知识,而且广安安南两国都是潮湿多雨,不利于弓箭保养,故而更依赖火铳火炮。”
听了沈文知的话张石川点了点头,如果真的如王之藩所说这开矿动不动还要打上一架,确实有必要训练一支队伍了,不想着去欺负别人,总得有能力自保啊。
“川哥,这金银矿若是都能开采……”沈文知习惯性的摸了摸下巴。
张石川呵呵一笑:“金银倒是先不着急,咱们现在最缺的是煤和铁这两样。比起金银铜,煤铁都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想必不会引起太多争端。金银等物等咱们立足稳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还有一件事川哥应该知道,安南国多山林,故而木材产量颇丰,咱们既然要兴建船厂,不妨从安南这边多进一些木材。尤其是柚木、铁杉、檑木、榛木、花梨木、樟木、紫檀等都是上好的造船材料!”
“哎老沈啊!咱们琼州府的树也不少啊,干嘛非得大老远的从安南买点破木头回去?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赵大勇说道。
“不然!要保护环境!琼州府是咱的地盘,树能少砍就少砍。如果这边价格不贵,就都在这边买吧。”
开玩笑,这些硬木可都是生长缓慢的玩意,要几十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才呢,后世海南黄花梨和紫檀为什么那么贵?被砍光了。
张石川可不想留下千古骂名啊,要糟蹋也是糟蹋安南人的家当啊,反正人家不在乎,连金矿都可以随便采,弄点破木头算什么?张石川突然觉得安南实在太可爱了!
拿出舆图铺在桌上嘴里念叨着:安南诸山皆花冈石质,其中有巨多之矿物全未发掘。广南、广德诸州有亚铅,升龙西部的山中出铅;升龙、交趾中部铁矿亦多,顺化、广南、富安有铜矿;升龙、顺化、富安等地多产银矿;升龙又有金矿,广南有金砂……
“哎呀,川哥啥时候记性这么好了!”赵大勇惊叹一声。
张石川没搭理赵大勇,用朱砂在舆图上写写画画了一番,然后拿起来又看了看,满意的点了点头。
“川哥,我们不是去找煤矿吗?你方才说了半天,没有煤啊。”
张石川嘿嘿一笑:“他们这边不烧煤,只用木炭冶金,故而没有煤井。”
“那我们去哪儿开井?”杨连寿问道。
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找煤,杨连寿感到压力山大。
“这里。”张石川画了个圈儿。
“这里是……苏茂州?”
“正是。”
“川哥,这里有煤?”
“有!”对于安南的矿产,张石川只知道安南家里有矿,但是具体都在哪里他就不知道了,他只知道后世广西的室友告诉他从防城港过去就有大批的煤矿。不但有煤,还有铜矿和铅锡矿!
“不过在去苏茂州之前,我们先去太原看看!”张石川又在升龙正北方画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