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婶子,要不是您把许婶子找来了,顾远就要和李大猛打起来了,我们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知秋朝王婶感激的笑道。
“我可不就是怕你们打起来么。”王婶脸上满是忧虑的神色,“虽说就李大猛一个人,顾远肯定打的过,但是要真的打了李大猛,以后啊麻烦就多了。他一小混混,卑鄙的手段多着呢,要是被他缠上了,隔两天来骚扰你一下,以后就没好日子过咯。所以啊,能忍就忍吧,忍一时风平浪静呐。”
“可是婶子,今天是有许婶子,那要是哪天他们趁着许婶子不在又上门来找麻烦呢?”想到以后的日子,知秋不无担忧地问道。
“咳,不会的,许婶子不会让他们再找你们麻烦的。”王婶摆了摆手,“虽说李家兄弟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们从小娘去世的早,他们爹做生意呢又忙,在家呆不了几天就出去了,都是许婶子照顾他们长大的。所以他们很听许婶子的话,许婶子不让他们来找你们了,他们就肯定不敢来找你们了的。”
“这就好,我还真怕李大猛会再带人上门来。”听见王婶的话,知秋终于舒了一口气。
“不会了,不会了,你们就放心吧。不过他们不来找你们麻烦,但不知道会不会偷偷对付汤圆,汤圆咬伤了李二猛,他肯定怀恨在心的,这段时间别让汤圆在外面瞎跑,小心些才好。”王婶拍拍知秋肩膀,叮嘱道。
“嗯,好的,我知道了,这几天不会让汤圆单独出去的。”知秋点了点头道。
“那好,我也该回去了,你们还没吃饭吧,快去吃,这一通闹的,菜都凉了。”说完,王婶便出门回家去了。
看王婶回了家,知秋便关好院子的门,桌子上的菜早凉了,无奈,知秋只好把菜全部端回厨房热了热,才重新招呼大家吃了起来。
“少爷,这外面下着雨呢,您还是进屋吧?”听着外面石阶上“滴滴答答”雨水滴落的声音,福全把手又拢了拢进袖子,弯腰伏到李回耳边,轻声问道。
这段日子屋外淋漓的雨水下个不停,地上落满了枯黄的树叶,温度是一天比一天的冷,出个门,被寒风一吹,冷的人直打哆嗦。李回已经坐在长廊下盯着一侧院子里的树看了有大半个时辰了,福全忍不住摇了摇头,这树上光秃秃的,叶子都落光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
“……嗯,好。”李回目光直直盯着落光叶子的树又看了半晌,才像刚听见福全的话一样,点了点头,站起了身。
“少爷,您先披着这个,要不然等下夫人看见了,可会担心的。”福全赶紧从一边候着的丫鬟手里拿过一件狐裘披风给李回披上,这少爷的身子自从被咬伤回来后,可就不怎么好了,刚才出来的时候少爷执意不肯披上披风,这回去的时候可得披上,要不然让夫人看见了,肯定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李回没有反对,任福全给他披上披风,披风刚一披上,周身的寒意就被驱散的无影无踪。沿着长长的回廊拐了几个弯,前面伺候在屋子门口的丫鬟看见李回过来了,赶紧推开房门,恭敬的让李回进了屋。
刚一进门,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前一段时间气温刚降下来,李夫人就着人在屋子里升起了火盆,屋内暖烘烘的。
“哟,回儿来了,快到娘这边来,你舅舅知道你喜欢吃他府里厨娘做的红豆薏米粥,刚让人送了过来,快过来尝尝,还是热的哩。”李夫人正坐在软椅上,旁边桌子上放着一个刚打开的食盒,看见李回进屋来了,赶紧抬手招呼道。
“红玉,给少爷盛一碗。”李夫人示意一边的红玉,然后站起来亲手解下李回身上的披风,刚一握住李回的手,李夫人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回儿,你又在外面吹风了,手这么凉,你身子刚好,怎么不知道爱惜。”
“娘,我身体哪有那么弱,就在外面坐了一会儿,没什么事的。”李回朝李夫人笑笑,拉着李夫人坐了下来。
“你啊,娘一没看着你,你就让娘操心。”李夫人心疼的看一眼李回,把红玉盛好的软软糯糯还冒着热气的粥推到李回面前,说道:“快吃吧,等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回听话的拿起勺子喝起了粥。
看见李回这么乖顺的模样,李夫人在心底叹了口气。上次李回在外面受了刺激回来,按吴大夫的交代李回喝了几天的补药好了之后,李夫人就没让李回出过门了。李夫人没有再问过李回在镇上发生的事情,家里下人说话也严禁谈起山上的狼。
上次知道李回是被县城附近林子里出现的狼吓到的,李夫人一怒之下让县太爷派了好些官差去剿灭,可惜都一无所获的回来了。也许是他们动静太大,把狼都吓走了,官差在林子里转悠了好些天之后,倒是再没人看见听见林子里有狼的踪影了。
“回儿,你胳膊怎么样了,这几天还有没有痛过?”想到昨天刚给李回的胳膊抹上的药膏,李夫人赶紧问道。
李回的胳膊虽说痊愈了,但一到阴雨天就会隐隐作痛,问过吴大夫,吴大夫说这是后遗症,自己无能为力,李夫人不死心,又给李回问了好些大夫,求了好些珍贵的药膏回来,想着一定把李回的胳膊完全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