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殊观从身后的脚步声听出多了一个人,于是他才微微转身,看到梁若钧,他轻轻点了点头。
“大概这就是狱中约定俗成的那顿断头饭了吧,以前总听别人说起,没想到今日自己倒要亲自品尝一番了”
看起来并不是一个马上就要引颈就戮之人,他动作言语一切如常,哪怕身在狱中对他也毫无改变。
任秋风一边把食盒拆开,将菜肴一个个摆好,一边说道:“这话倒也没错,下狱之人在死之前大多受苦不跌,唯有这临死之时方才款以美酒珍馐,算是一丝绵薄,这些都是我特意命人从醉仙楼带回的饭菜,朝廷怎么判你罪行我们管不着,明日离开这里我就更管不着了,唯有今日”
秦殊观却没有看一眼面前的美味,伸手抄起酒壶,昂首笑道:“早就听说醉仙楼的佳酿天下闻名,从前身在京城却因家中严教不得其味,反倒是如今已没有再管”
他打开塞子,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于是大叫“好酒”。
酒入喉,热辣之气灌于肺腑,最能激起豪迈之情。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秦殊观手缓缓敲动,如同一只徜徉的乐曲,与他绵长的歌声相得益彰。
这首《黍离》为《诗经-国风》当中的篇章,所言为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方才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世界犹如一条大河,每个人都是遨游其中的或大或小之舟,追名逐利者众,故利令智昏者常有,而醒世之人不常有。
梁若钧摇了摇头,“你既为边军就该知道军中铁则,为了别人而冒然出手斩杀顶头上司,这样的事情实在不像你这种头脑冷静之人所为”言下之意也替他无限惋惜。
哪知秦殊观笑了两声,“那日有东阳之女蔡文姬被围于雄关之前,危急之时守关大将无动于衷,为的却是那一丝让人耻笑的争名夺利之心,可笑我东阳王朝带甲百万,却连一个女子都保护不了,所以我杀了他,哪怕玉门关前的女子不是帝师之女我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可是你这样任性而为让秦相已无可自处”梁若钧想到了那扇紧紧关闭的大门,甚至可以想象那位身居高位素来杀伐果断的宰相于无人处短暂流露出的精神萎靡之态。
秦殊观听到他说起自己的父亲,目光一滞,但很快又笑道:“我杀人非逐求名利,亦非私仇,对父母而来最多不过是任性妄为,但对于一朝宰相来说,他大概能够理解吧”
“何况他没有像大多父亲那样冲进牢房来算是对我最后的怜惜”
任秋风不解的看向梁若钧,只见梁若钧微微闭上了眼睛,显然明白他话中之意。
既然注定要死,那又何必去连累家人,而且满朝文武包括当今皇上谁会不明白,司燕北以秦殊观为口实,其实要抓住的正是秦延年,要不然何苦大费周章。
“明日天一亮,我送你最后一程”梁若钧知道秦殊观已经将一切后果烂熟于心,于是最后说了一句便转过头去。
“留把少年英雄气,直上云霄披肝胆”
“这是一位曾与我战场上共同杀敌的侠士说的,我一直觉得很好”
“只是可惜,此生怕不能与之再见了”
秦殊观的声音变得如同那绵长的歌声一样在狱中反复萦绕,直到梁若钧走出昏暗的世界都未曾停歇。
他站在大牢门前,抬头往向纷繁的夜空,星云璀璨,银河悠悠荡荡,当真是恒久者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