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十一年十月。
北固山外的乌云不但没有因为寒潮的降临而稍微退去,仍是黑压压一片,聚拢在临岳城北面,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遮天蔽日,跟连绵延伸的巨龙浑然一体,给东阳王朝的北方重镇带来无可比拟的沉重压力。
好在镇北将军顾西风临阵指挥,才让将士和城中的百姓稍微安定心神,不至于城未破就开始颠沛流离的逃命生涯。
顾西风身披盘龙锁甲站在高岗上,抬起头就可以望见城北的乌黑军团,这样的对峙已经持续了数月,北岷没有攻破临岳城,但好像也没有要退走的意思。
这一天清晨,雾气隆隆,几乎笼罩了整条山脉,越是这个时候,顾西风作为北境主帅就越是不能稍有大意,他要亲自盯住那支北岷大军,以防任何不利于己方的动作。
可是,当旭日升起将要驱散雾气的那一刻,天空并没有如约放晴,而是游来一片漆黑如墨蕴含着凛凛神雷的巨大云团,将北固山和临岳城一起笼罩其中。
顾西风远远眺望,浓重的眉间出现一丝凛然之意。
“闷了这么多天,看来这场雨或是雪真的要来了”身后的副将开口道。
确实,他们这数个月来精神绷的实在太紧了,几乎这身盔甲都没有离过身,都盼着这场对峙能有过缓冲的机会。
顾西风却一直沉默的望着北固山,眉间的凛然之意越来越浓。
突然,聚沙成塔的云团上终于降下一道神雷,响彻四野,如苍龙怒吼,震的天地为之颤抖。
“将军,我们还是退下山暂时躲躲吧”副将说出这句话之前犹豫了很久,因为他知道顾西风肩上的重担,要不是大雨将临,他也不会轻言退却。
顾西风没有动,也没有说话,所以山岗上的所有人只能安如磐石的等在那里,哪怕将要暴露在猛烈的暴风骤雨当中也没有人再多说一个字。
狂风席卷,怒雷如潮。
乌云以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不停的滚动着,咆哮着,像是要将这个世界彻底推倒一般,可是骤雨并未如约而至。
直到风息雷尽,一切都归于平静,还没等人们喘上一口气来,一声隆隆巨响就贯穿每个人的身体。
副将猛然望向响声传来的北方,只见一座峰峦之上赫然塌了半边,如同被一把凌天巨刃斩下半个头颅,被斩下的半个头颅从绝壁轰然滚落。
如此异象实在震慑人心,更是超乎了人所能及的想象,让这些见惯了沙场血雨的边地将士都呆愣在原地。
顾西风眯起眼睛,任身后深红的披风在飓风当中猎猎飞舞,他想要穿透一切看清远处的山峰,塌落的绝壁上缓缓露出经历了天地巨变后的容貌,原本嶙峋的山峰露出乳白色的石壁,形象生动,有如飞跃九霄俯瞰苍生、睥睨天地的巨龙,嘴里衔着伐世利刃,正咆哮着夺世而来。
“北固山屏障再也挡不住北方的恶龙,天显异象,预示着战火将烧遍整个东阳王朝”这是所有看到过如此画面之人的众口之词。
北方的消息很快传入京城,让刚下了一场小雪的东阳中枢显得更加凛冽的许多。
而几乎与此同时,东阳王朝与西凉边界之地也频现异象,有经年不见踪迹之恶兽咆哮下山,奔门酿就惨案;有前朝皇室埋骨之地突现于世;黄河、大江之水潮涨不退,有小山一样的大鱼跃出水面;南崮山上降下外界巨石,石上镌刻螟蛉利齿。
这一次,一向迷信巫祝的皇帝徐贞义再也不能无动于衷,因为在不久前他就从占卜卦象当中得到了一个世所难见的凶卦,致使他近来又是噩梦连连。
在他突然惊醒之时,青海道传来紧急军报,有西凉大军整列待发一会征兆。
一时间天下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而朝廷上下一直以来艰难维系着的平衡也因此打破,边境战事迫在眉睫,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凝聚军心,就在大将军司燕北忙于征调兵将准备出征的同时,以六皇子上奏,皇帝御批,关于秦殊观一直悬而未落的处置终于有了旨意。
旨意很快就从中枢转至各部衙门,与此同时传来的还有皇上不豫的消息。
总管太监蓝湛昼夜不离的守在寝殿门外,哪怕皇上咳嗽一声他都会事无巨细的告知太医院,太医院也格外紧张,老小太医轮值不停。
皇上身体不豫历朝历代都是极为严肃的问题,所以宫里上下都在封闭消息,也只有“陛下不豫”四个字传了出来,但只凭这四个字就显示出问题的严重性。
关于皇上身体突发状况甚至可以说是急转直下,朝廷上下明面虽不敢议论,但大家都各有揣测,有人说这是皇上多年来生活不节制导致身体亏虚严重,也有人说是近年来沉迷修道服食丹药所致,说法虽不一,但一石激起千层浪,显然大家心中早有准备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
太子多年前早夭,储君之位为此而悬虚,所剩长成皇子唯有二人,六皇子徐子胤,九皇子徐子瑄,帝位传承自然不出二人之间。徐子胤长于勇武,多年来追随大将军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可谓威风赫赫,颇有当年武帝风采,向来传言也最多,九皇子徐子瑄只比其年少三岁,却与徐子胤判若两人,性子阴柔深沉,身体也偏于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