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天,大少爺在府中壹通折騰,還用熱油浸泡竹哥兒的屍身,開始眾人以為大少爺喪子後弄得失心瘋了,誰知天降奇事,竹哥兒他竟然死而復生了!如今人雖然還是虛的,但臉頰上已經有了粉暈,眼睛也有了神采。那些之前穿著孝服的下人聞訊,當場就把衣服壹扒,把庫裏逢年過節才用的禮花炮仗壹股腦兒的搬出來放,希望用這種方式從少夫人那邊兒亡羊補牢。
老太太吃了午飯不多時,聽竹院的眾人就聽見了府中大放鞭炮的聲音,老太太想起三小姐的“假如竹表侄真有那樣的造化,府中壹定會大肆慶祝,敲鑼放鞭都是必不可少”的前言,頓時喜得沒法兒,要不是老神仙交代過要閉門謝客兩日,老太太恨不能生壹雙翅膀飛去看看被神仙的仙法救活的竹哥兒是什麽樣。逸姐兒夢裏吃了神仙的藥丸,不只活了過來整個人還變得伶俐乖巧不少,比從前多了三分靈氣,如今竹哥兒也活了,頭腦是不是也被神仙開過光了?四書五經能不能脫口而出?能不能給羅家考壹個狀元回來?
老太太壹心要獎賞三小姐壹番,聽湯嬤嬤說三小姐有過“半年餓肚子”的悲慘經歷,立刻命人張羅了壹桌子精美的吃食,讓甘草和蒲公英去喚三小姐來吃。可是據三小姐的丫鬟回稟說,三小姐因為之前在街上受驚過度,蒙著被子大哭了壹場,現在眼哭腫了而且腫的比饅頭還高,要等消腫之後才願意見人。
沒等到三小姐出來吃飯,少夫人突然就沸反盈天地吵上門來,驚得老太太還以為剛才活了的竹哥兒現在又死了,當下也顧不上神仙交代過的“兩日內不能跟家人見面”,壹面催促著把少夫人叫進來,壹面又讓香椿芽去把三小姐叫來。
聽少夫人說了幾句後,大家才知道竹哥兒現在是安然無恙的,而少夫人是來抓之前曾害死過竹哥兒的三小姐歸案的。
少夫人聲淚俱下地告訴大家,他們大房的人在竹哥兒的床下找到壹窩耗子,而大少爺白天也在西山花園和西跨院發現了數以千記的這種東西,其中以現已被燒成壹片白地的西跨院居多。經過壹番縝密的分析推理,現在他們可以完全肯定,是有人在西跨院裏大量豢養了這種東西,並且引誘著韋哥兒拿去放在竹哥兒的床下,這才招來了病邪,害的竹哥兒遭了這麽大的罪。
績姑娘挑挑眉,西跨院裏從前住的是三小姐,這個“有人”說的當然就是三小姐了。對於這個在府裏住了半年,成天像受氣小媳婦樣淚汪汪的三小姐,績姑娘壹直寄予同情,很難想象三小姐會做出這種事情。
這時候,湯嬤嬤悄悄拉過績姑娘,把三小姐在水商觀中的道出的原委大致講了壹遍,並且語帶難過地說,這些事老太太也已經全都知道了。
不過老太太說,雖然韋哥兒弄那些東西亂放,壹時不慎最後惹出了禍;雖然少夫人知道韋哥兒把那東西放到西跨院小廚房,壹時疏忽也未加阻攔過;雖然二太太知道西跨院裏那東西成災,壹時疏忽也沒批準撥發滅鼠藥品……不過,說來說去三小姐畢竟才是西跨院的正經主子,她的院子裏出了事,她也要擔著壹份責任。老太太深諳“家和萬事興”的道理,不欲讓各房的人臉上難堪,尤其二太太是當家主母,維護她的威信對於全家人都有好處……
所以,老太太立意要委屈三小姐壹回,要在明面上把這樁過錯算到她頭上,要讓她當眾給少夫人磕頭斟茶賠罪。
老太太的想法是,這次的鼠患中,竹哥兒是最大的受害者,竹哥兒他娘也跟著擔驚受怕了壹場,不如象征性的罰壹罰逸姐兒,讓這小丫頭給她長兄長嫂磕個頭賠個罪,這樁事就算了了,竹哥兒已然復活,壹家人皆大歡喜。等過幾日騰出手來,辦了那個刁奴王啟家的,除了西跨院之前被昧下的四百兩銀子,她再從公中撥個四百兩,湊個好數字給逸姐兒添個嫁資,也算是壹種變相的補償吧,畢竟逸姐兒她也沒做錯什麽,可憐見的壹個小丫頭。
至於“神仙托夢給逸姐兒,授法救活竹哥兒”這整個壹件事,老太太是絕對絕對不打算公開的。
羅家先後死了兩個小輩,又先後都被神仙救活了,這種事也太紮眼了,難保不驚了那些歹人的耳目,倘或再傳出什麽“第壹醫藥世家羅家有起死回生秘藥”的流言,引得各方的賊人、親友和權貴人物,甚至是當今聖上,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向羅家索藥,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啊……總之,此事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
老太太已經自編出了壹套說辭,對外,他們就說其實竹哥兒之前並未死,只是暫時虛脫致暈了,大家太傷心之下竟未細查。外出雲遊的老太爺聽說了此事,悄然歸來為竹哥兒診病,但他老人家不喜歡現身相見,就留書壹封授法給前哥兒,前哥兒依法這才救活其子。而私下裏,老太太自然會把“逸姐兒夢見壹個老神仙,並用自己的美麗容顏交換來了救表侄性命之法”的事告訴前哥兒他們小兩口,他們承了逸姐兒的情,自然會加倍的對逸姐兒好。這樣,沒親娘照拂的逸姐兒就可以在兄嫂的疼愛之下長大,壹家子人和和美美的,她瞧著也喜歡,真是壹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不過唯壹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壹邊兒,老太太才剛跟湯嬤嬤商量好了這套說辭,還未來得及跟楚悅通壹通氣,串好供詞,那邊兒董氏就已經吵上門來了。
老太太得知董氏是來給竹哥兒討公道的,心頭壹時有些犯難了。本來她也同意還大房壹個公道,也打算拿逸姐兒開刀,可是現在冷不丁的就讓逸姐兒出來給孫媳婦磕頭賠罪,小丫頭心中難免委屈,萬壹她存著自己功大於過的想法,壹張口把老神仙教她救人的真相抖出來那就糟了。因此,老太太打算著今夜裏先雙方調解壹番,息事寧人,等眾人走了之後再跟逸姐兒把道理說通,讓她第二天主動去給她表嫂認個錯。孫媳婦蘭姐兒是個知書達理的賢惠女子,又怎會認真跟個小孩子計較?
湯嬤嬤對老太太的想法也表示了贊同,這樣子處理下來,羅府裏外都體面,各房的人也都會滿意的:大房給竹哥兒討到了公道;二房二太太失職之事就算無風無浪的揭過去了;四房裏貧窮的三小姐即將得到八百兩銀子的巨款,就算她開始要受壹點委屈,等銀子送過去後,她也定會樂開了花。
其實這樣安排也是為三小姐好,畢竟在這偌大的羅府裏,大家對她難免有照顧不到的時候,什麽無私救人的好名聲都比不上沈甸甸的銀子來的實惠。雖然有這樣壹段“縱鼠傷害表侄,當眾磕頭認罪”的過去,對三小姐將來的議親是個汙點,不過他們羅府的家世又好,門第又高,老太太又心疼三小姐,將來自然會給她尋壹門好親,再多多貼些嫁妝補償她。
董氏氣勢洶洶地闖進來後,湯嬤嬤怕少夫人在氣頭上說出什麽重話來,以三小姐那樣軟和的性子,定然是承受不住重話的,於是她就派了阿績站在三小姐的身後,並告訴阿績,只要覺得情形不對就先把三小姐攙回房中,容後再做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