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家见夏候婴已居庙堂高位,仍然不忘当年的江湖朋友,很是高兴,心中便有可底数,酒桌上问夏候婴说:“季布有什么大罪,皇上悬赏千金非要抓到他不可?”
夏候婴说:“季布是项羽手下名将,曾数次窘困皇上,皇上深深怨恨,所以非要抓到他。”
硃家却说:“为臣者各为其主,季布为项羽所用,所做所为乃是职责啊。项氏的臣子能够都诛杀干净吗?”
“如今皇上得到天下,独以一己之私怨而追捕一人,这不是向天下展示其心胸狭窄吗!且以季布之贤能而汉又追捕之急,其必然北逃匈奴或南逃南越啊。”
“如此忌恨壮士以资敌国,这很象伍子胥之所以鞭笞楚平王之尸的故亊啊。君何不以理晓谕皇上呢。”
夏候婴此时已明确判断出季布必是藏匿硃家,很佩服面前这位江湖豪侠,遂点首应允了。
数日后,夏候婴寻机白刘邦谏言,刘邦也早吃季布的江湖盛名,觉得夏候婴说的有理,果断赦免了季布之罪,且请季布来见。
季布拜见刘邦,先谢不杀之恩,谨礼恭敬,对答朗朗,不卑不亢。
刘邦非常欣赏,当即拜季布为郎中。
刘邦收用季布,江湖更是盛传,一片赞誉之声,项羽属下的将士们遂更加心安了。
不久,项羽之将丁公也来见刘邦。
这丁公乃是季布的母舅,彭城之战时曾驾车紧追刘邦不舍,刘邦危急时灵机一动,大声对丁公说:“两个贤人岂可相煎!”不想丁公还真好虚名,竟真的放过了刘邦。刘邦因此才逃过了本来毫无希望逃出的至危大劫。
如今,丁公来见,面上喜气难掩,显然是自以为有恩于刘邦,这是来请功求封赏的啊。
丁公大剌刺的东张西望的走上殿来,略略一拜,傲笑着望着刘邦,也不说话,这是在稳等着封赏啊。
刘邦眉头微蹙即展,也不多言,站起身带着丁公来到汉军营中,一脸无比严肃的对军中众将说:“这位就是丁公。”
丁公傲然的点点头。
汉军众将却全无什么表情。
忽听刘邦更高声说道:“丁公为项王之将,不忠诚,使项王失天下者,即是丁公这等小人。现在,我要斩了他,使后世之为人臣者不可效法丁公!”
此言一出,丁公顿时筛糠了,吓得萎顿地上。
众将皆大惊失色,旋即皆高乎万岁。
蒯通是忠臣,敢于成认事实,心怀坦荡,被刘邦赦免了。
季布是忠臣,是能将,不卑不亢,是降臣,被刘邦启用了。
丁公是阴损小人,是叛臣,只能被刘邦斩了。
天下有识之士对刘邦在天下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分别对忠臣、降臣、叛臣的不同处置结果,大加赞誉,皆言盛世或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