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稳固汉朝
刘邦有夫人数位,最宠爱戚夫人,曾经最宠爱薄夫人,那是因相师说薄夫有天子之母之相,然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其子自会继位为天子,相师之言便也不重要了,兼之薄夫人一身正气,不屑妖媚挑逗,自是渐渐失宠。
于是乎,最有女人味尤擅媚术的戚夫人就成了最爱。
戚夫人生子名为如意,封为赵王,日渐长大,是刘邦第三子,深得刘邦喜爱。
戚夫人服侍刘邦,二人感情弥笃,戚夫人为自身母子考虑,常劝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如意为太子,而废掉已立的太子惠。
刘邦也十分爱如意,不太喜欢太子惠,认为惠太子太过弱善,不足以为人主。
为此,刘邦多次征询诸重臣意见,群臣认为太子乃是国本,一旦确定不可轻易更改,不赞同刘邦的想法。
太子惠是吕后的唯一儿子,吕后当然要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位,心中为此常常忧虑至重,甚是慌恐,不知如何办才好。
辟阳候审食其对吕后说:“留候张良善于策划计谋,皇上多信而用之,何不求策于留候。”
审食其少时即暗恋吕雉,不得手,终生愿意护佑左右,吕后及刘邦父母被项羽掳去时,审食其同被掳去,一直在吕后身傍,无怨无悔,吕后深深信任依赖之。
吕后让其兄建成候吕泽去求张良,说:“君常为皇上谋臣,如今皇上欲改立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啊。”
张良说:“以往皇上数次困急之中,幸用臣策。如今天下安定,皇上以爱欲改立太子,这是骨肉之间的事,臣等虽百余人劝说也无益。”
吕泽坚持请张良给想办法,张良只是推托,实在见推托不得,才思考了一会,说:“此亊非同一般,难以靠口舌爭得。考虑皇上有想聘用而聘之不到的能人,天下只有四人。”
“这四人皆是年老之儒,号为‘商山四皓’,因为皇上慢侮众臣,不愿受辱做官,所以逃匿山中,誓言不做汉臣。”
“可是,皇上又十分敬仰这四人,如今若能不惜金玉璧帛,持太子书信,卑辞豪车,令能言之士去诚意恳请,很有可能会来。”
“若来了,拜为尊客,时时相从太子入朝,让皇上看见,皇上必然惊异而问之。皇上深信此四人贤能,则为一大臂助,或可保住太子位。”
吕泽禀报吕后,吕后即命吕泽派得力亲信之人,手持太子手书,卑辞厚礼,去请四皓,四皓如愿而来。居住建成候吕建之处,时时护佑太子。
汉江山大定,朝中文人大臣便欲加活跃,陆贾,文臣重臣,沛丰籍,从刘邦打天下,常为重要信使,一日朝会,陆贾又上前称说诗书,刘邦不爱书生,遂骂道:“天下乃居马上得之,安亊诗书。”
陆贾说:“居马上得天下,宁可以马上治天下吗。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文武并用,乃是长治久安之术。先前吴王夫差、智伯穷兵赎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假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效法先圣,陛下怎么能得到天下而为己有呢。”
刘邦一听,陆贾说的有道理,面露惭愧之色,说:“请为我讲讲秦所以失天下,我所以得天下的原因吧,也讲讲古来历代兴替成败的道理。”
陆贾遵圣旨,精研撰写存亡之道,计十二篇。每奏上一篇,刘邦都大赞其善,左右皆呼“万岁”,命名其书为《新语》。陆贾因此说如今天下大事,说:“流年战乱,今应以和平为主,休养生息,富强国家,和瞌邻国。现南越国犹未服中国,但兵革征伐,必难短期可定。且民皆思安,兵不愿战,臣请使南越,以天朝之恩威折服之。”
刘邦当即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