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赵、魏内战
南皮的陈余从心底里对项羽的分封大感不平,曾让人去游说项羽,说:”陈余、张耳一体有功于赵。”意即封张耳为王,亦应封陈余为王。
可项羽不听,因陈余不曾随之入关,就只封陈余南皮邻近三县。
陈余由此深怨项羽,更恨他那过去的刎颈之交的大哥张耳。如今,田荣叛乱反楚,陈余得知大喜。立即派谋士夏说去见田荣,说:”项羽分封天下大不公平,尽封其手下诸将为王,且于善地;而迁徒原本那个地方的旧王王于恶地。现在我的故主赵王也被迁到偏僻的代地去当代王。这太不象话了。希望您能资助我一些兵力,以共同反抗楚国。我愿以南皮之地为您拒楚之屏障。”
田荣一听,正合我意,我正欲在赵地多多树起楚国的仇敌之力量,当下欣然应诺,派大军去支援陈余。
张耳为常山王两月有余,正是满心欢喜,意欲大展其治理之才之时。想自己最高职位不过是做过外黄县令,那还是先秦之时在魏国时的事情。自己一直自认为胸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总没得施展空闻。此次被封为常山王,都襄国,环城十余座,民丁颇众,户口众多,一是要好好治理,和平时代来临了,自己应成为项王属下之模范诸候王。两月来,积极施政,制订了一系列管治法规,並命军队分散开来,撒到常山国各地去弹压地方,宣传施政工作。
张耳名声素贤,施政工作倒也顺利,民众多是乖乖听宣,已然大有成效。
正此时,忽报陈余率军大举来攻。
张耳猝不及防,大惊。刺候慌声报说:”陈余数万兵已把襄城围得水泄不通。”
张耳惊得手足失措,不知该如何办才好,急命军将率军登城坚守,自己又赶紧去命令城中百姓也齐上城坚守。想在巨鹿时,张耳曾以善于守城闻名天下,章邯、王离率秦军二十余万硬是耗时大半年没能攻破张耳的防守。
今天,陈余来攻,其势甚猛。张耳强慑心神,觉得城中守军太少了,不足三千,都去国内各处弹压宣传施政去了。而陈余攻城之军人数达数万之众,十余倍之差距,实在太悬殊,能守得住吗。
张耳心中属实没底。
不过,张耳必竟是见过大世面之人,强自镇定后,也想出一计。那就是和陈余的兄弟之情刎颈之交,或许还有用,还能用。其实,巨鹿之战后不久,张耳和陈余的所谓刎颈之交便成了天下士人之笑谈的话柄。张耳每有所闻,亦觉汗颜,实是惭愧啊。自己身为兄弟之交之兄长,实不该受人鼓惑,趁陈余小弟耍脾气上厕所时,夺了人家的将军印绶。此举大为不雅,甚而近乎小人之为。长久以来,每每想起,便不自觉的面红耳热,愧憾满胸。也一直想找机会去与陈余好好谈谈,可一直都忙,又有点放不下面子,才没谈成。如今,陈余率军来攻,显是其怒已极,其恨已不可遏。但眼下别无他法,只能以旧交情去试试,看能否挽回过去的友情。相信陈余本是善良之人,大度之人,或有可能回变从前的兄弟情义。
张耳想到此,亲自登城,去与陈余对话。登上城墙向下一望,张耳一惊,恰于当年巨鹿城被围时一样,城外目之所及皆是敌军。军中多是齐军番号服饰,看来传言属实,果是齐王田荣大力支持陈余啊,这便不好了。齐田氏与楚项氏积怨已深,不可解。希望渺茫了。
不过,张耳必须试试,便朝陈余喊话,说:”贤弟,以往之事,兄长多有不是,还望贤弟宽谅。”
陈余站在城外战车之上,气昂昂的应道:”一句道歉就能行吗,你这小人,夺我将军印绶,辱我清名,毁我志向,我今必杀你方可泄恨,方可儆教天下士人不做背信弃义之小人。”
这一段话,正戳中张耳痛处羞处,立时涨得面上通红,羞恨交涌,正欲发火,忽又一想,我之涵养哪能如陈余一样,当下一忍,转而说道:”当初巨鹿之亊错不在你,我已自知,全在为兄一时急昏了头脑所致,是为兄的不是。咱们兄弟十余年,岂可为此小亊闹掰,宁让天下人笑话。还望贤弟三思。”
陈余冷冷一笑,说:”你自错了,早该向我赔罪。你不赔罪,天下笑你,岂会笑我乎。”
张耳心烦气恼,但忍住,心念电转,说:”愚兄愿奉还贤弟将军印绶,贤弟若不弃,可单马进城,愚兄亲向你赔罪,拜你为常山国将军,以复前日兄弟情谊。”
张耳此言,一半是真一半是欺。真者,若能恢复以前关系,陈余仍旧面上兄长相称于我,实则父亊于我,那当可捐弃前嫌。也可扭转被天下嘲笑之尴尬局面。此便是真。欺者,张耳料着陈余极可能不会听从于我,只要赚其进城,便可杀可捉,祸亊战争便可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