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很负责,根据徐不易的要求,选择了六七种材料制作成球体,有木质的,也有一开始定的石制材料,还有用中空的金属球,中间灌上产自南方地区的一种树胶。
徐不易后来才想起,好像从哪里看到过,蓝星上早期有使用象牙制作成台球。不过徐不易并没有跟马丁提起,毕竟这毕竟昂贵。
几种材料的球,有些并不适合,有些虽然质地紧密,重量也合适,但没有一丝弹性,球撞到球台边缘的回弹比较差。徐不易开始以为是球台上的桌布摩擦力太大,后来发现是这种木料本身的原因。也有一种木料,非常坚硬,但又有它的结构特性,几次撞击过后,居然出现断裂的纹路。
测试了几种材料之后,发现中空的铜球加上灌浆的效果最好,但这种球制作工艺很复杂,而且铜有些偏软,雷提出这种撞击,很快球体就会变形。
那徐不易只好求其次,一种来自北部的,叫做石树的材料很合适。
忙了大半个下午,才测试完成,徐不易自然有些手痒痒了。这些球还没有按照徐不易的要求,完成上色编号的工作,黑8这种玩法是玩不了的,不过还可以玩街头最简单的玩法,看谁进球数多。不必管击球顺序,只要不将主球打入袋,其他球入袋即可连杆,到最后比一比谁进球数多。
球杆是根据其他类似的桌面游戏模仿的,要比手臂长的小杆长许多,前细后粗,呈圆杆状。徐不易让马丁制作了一批,长度从一米三到一米八。他挑了根最顺手的,大概一米五左右。
马丁用三脚架将子球摆在了台面上,现在球都没染色,全部是原色,为了区分,徐不易特意将主球用染料染成黑色。一招爆炸杆下去,桌面上滚满了球。很给面子,一颗也没入袋。
“谁来?”现在休闲室还有马丁、雷、戴维几人和马克这位非主流弟子。大家在徐不易测试台球材料的时候,已经被他大致科普了一下玩法。
几人年纪都不大,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很高,也很有兴趣,当然这里最想玩的自然是马克这个小子。
不过这个机会还是给了马丁。毕竟这段时间,马丁一直在跑台球的事情,对这些道具要更熟悉一些。
马丁自己挑了根略短一点的球杆,现在几个袋口都停有球,位置极好,马丁一杆下去,母球将目标球打入袋,然后反弹到另一侧袋口,也跟了进去。大家哄笑不已。
很快一局球结束,徐不易简单马克跃跃欲试,就将球杆交到他手中。
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娱乐实在太贫乏了,一个小小的台球,居然让这几个大男人,呃,还有一个男孩,陷入了疯狂。这里面戴维和雷给自己的印象一直是那种可靠、沉稳、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实在没想到一个台球就让徐不易看到他们居然会大呼小叫。
马克就更别说了,球杆在手上,都不愿放开,没轮到的时候,球杆都不离手。徐不易估计,如果说让他到这里不用学文学,而是让他玩台球,别说三天来半天,就算天天来,他也会很乐意。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徐不易想着“发明”麻将致富,但扔到水里连个响声都没有,这个台球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偶尔休闲的娱乐设施,却让他发现有大火的可能。
期间伊娃和卡梅拉进来过几次,实在无法理解几个大男人围着一张桌子,对着一堆球大呼小叫的。后来伊娃实在看不过眼,询问徐不易有没有检查马克的功课。
徐不易这才想起,吐温爵士将孙儿交给自己,不是让自己带着人玩耍的。平日里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锻炼身体,还可以解释得通,现在光带着人玩耍了,实在有些对不住。
这个场地就交给马丁了,让他再根据今天的体验,找找还有没有更合适的材料。不光是球,现在的球杆材料也不算太好,刚刚击球的时候,已经断了一根。球桌也有些问题,不是很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