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文会(2 / 2)

“没想到伯爵大人也是个孙女奴,这么宝贝呀。”

“那是自然,你是不知道我孙女有多可爱。”伯爵一提到孙女,眼神都变了,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不过徐不易宁愿他说这些琐事,也不想去听那些人辩论。

“对了,他们今天主要讨论了三个话题,有两个和你相关,一个是文章载体,是要口语化,通俗化,还是需要保持精英化;一个话题是通俗类小说如何定位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将通俗类小说和正统文学区分开来,认为通俗类小说没有文学价值。”

这哪里是和他有关,分明是在针对。不过徐不易并不担心,一个这文字也好,小说类型也罢,世俗化、通俗化,以人为本,这就是个大势,有道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就算有人想要针对,想要抵抗,那也是站不住脚的。

另外这里还有着巨大的利益,那些书商自然明白什么类型的书更受欢迎,更能为他们带来利润。好像眼前这位伯爵大人,就是横跨两洲的大书商。

“艾尼克斯先生,你好像一点也不吃惊,一点也不关心?”达蒙伯爵问道。

“我很吃惊,也很惶恐。”徐不易还是坐着秋千上,“不过有句话说得好,理不辩不明,道不思不清。现在大家对一些事情有不同看法,我们完全可以多听一听,多看一看,多想一想。”

“有时候真的觉得你不像个年轻人,比很多人都能沉住气。”

“谢谢夸奖了。”

“好了,该到沙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诗会了。”伯爵拉起徐不易,就往人群方向走去。

按照事先的准备,徐不易用种花家的语言读了遍《临江仙》。其实他还准备了另一首诗,就是李白的《将进酒》,不过这首诗,徐不易只记起开头两句“君不见”,以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场诸人没有一个听懂了徐不易说的什么。当徐不易用哄伊娃的那套说辞,说这是流传至上古,现已经失传的古代文字,并用之写了一首诗歌,众人哪自然都非常感兴趣。

在场的有不少学者专家,很多都会好几种语言,夏文是东大陆的通用语,基本在场的诸位都有学习,有不少还对古夏语言文字非常有研究。他们虽然听不懂徐不易在说什么,但专业素养还是感觉到,徐不易并不是胡诌,这确实是一种与现行夏文完全不同,但又有同一个起源的文字。

当然,徐不易也被迫将《临江仙》这首词,翻译一下大致意思。大家品味了一下诗词中那种豪迈之气,又让徐不易重新读了一次,这一回,有几个专家已经能进行唱和了。果然是真正有本事的,不像某些带石字旁的专家,不学无术,完全靠蒙混日子。

“这真是有一番古意的诗歌。文字优美,诗词优美。”有位老者摸着自己的胡须,不停点头,仿佛遇到了奇珍异宝。“艾尼克斯,这首诗是你作的吗?”

“不是。”徐不易念诗的时候就说明,这是偶然间在古书中翻到的诗词,现在更不会承认了。“我只是觉得这诗歌很美,不应该明珠蒙尘,躺在故书堆中,不见天日。”

“果然大气。”老者竖起了大拇哥,“这首诗歌当世无人知晓,先生却依然不肯贪墨,实在是值得称赞。也只有先生这样大气的人物,才不会贪自己徒弟的功劳。”

老者表明在夸徐不易,眼睛却瞥着另一个老人,那是他的老对头,今天在辩论时,也不停争锋相对,他老对头今天还明显占了上风。不过老者也知道对方一个秘密,就是将自己徒弟的文章占为己有,以帮组推荐为名,哄着徒弟给自己代笔。只是这种事情属于业界通病,他不好拿这个事情挑明,免得树敌过多,但指桑骂槐,接着赞誉吴的高风亮节,暗讽一下对头,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诗会终于在一片热闹中散场,徐不易也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起码短时间不会有人会再找茬了。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在诗会上念的这首诗,说的“古夏”文,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这个消息传到东大陆后,有人认为徐不易其实会的并不是“古夏”文,而是“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