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文会(1 / 2)

达蒙伯爵不愧交友广泛,今日来的宾客主要是文学圈的,有大作家,有诗人,有文学评论家,又专门研究语言文学的专家教授,更有著名文学编辑。

这些人又慢慢形成了创作类、评论类、诗歌散文等等好几个话题圈子。徐不易接着跟在场诸位寒暄的机会,听了他们在讨论的东西,发现自己是真听不懂。

这些人交谈用的是西大陆的通用语,也是新大陆使用语言最广泛的希语,偶尔也有人用夏文朗读诗歌,讨论事情,这些文字单词,单个拿出来,徐不易都能听明白,可合在一起,经他们的嘴这么一说,一解释分析,徐不易感觉自己在听天书。偏偏还时不时有人在询问徐不易的意见。

徐不易慢慢也就不往这些圈子去靠,反而关注起摆在长桌上的水果和点心。

徐不易品尝了一块类似布丁的甜品,Q弹爽口,很是美味。有人突然在背后打招呼,“你还是老样子,不喜欢跟他们讨论。”

徐不易回头一看,是一位头发胡须全都斑白的老人,不过他精神头很好,眼中还带着精光。

“呵呵,因为听不懂。”徐不易虽然说的是实话,但他的语气神态,加上艾尼克斯·吴这个名声,让人一看,还以为在讽刺。

“你呀,就是嘴上不饶人。”老人笑着说道,“有什么好点心推荐?在家里,女儿老不让我吃点心,特别是甜食。”

有侍者马上过来介绍,并给老者取用了一些小饼干。更有侍者非常机智的端着两把躺椅,摆在空地一角,方便两人谈话。

“吴,我最近看了《通天塔》,文风虽然有些稚嫩,但创意极佳。而且我对文章用的口语化文字很有兴趣,我觉得这是以后的趋势。”

“肖恩老先生,您说以后什么趋势?”来了位不速之客,这人是远东文学院的客座教授,名字徐不易忘记了,刚刚虽然有人介绍,但相互介绍的姓名太多,徐不易也没太用心,根本没记住。

“哦,是波尔多教授。我认为随着文字的普及,文盲率的下降,读书看报的群体将由贵族、大商人、政治家、学者这些精英阶层慢慢扩展到大部分的公民,所以书报杂志里的文章会慢慢口语化。小说里面特别是通俗小说,会走在口语化的前列。”

“恕我直言,肖恩先生。我不太赞同您刚刚的结论。……”

两人开始慢慢进行辩论,并吸引了不少客人的注意力,反而是一开始话题中心的徐不易,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人群。

他来到花园深处,躲开了热闹的人群,这里有颗大树,在一根横枝上挂着一幅秋千,正好,可以在这休息一会。刚刚那一场讨论,虽然徐不易躲开没有主动参战,但双方无不是拿着伊娃的那本《通天塔》来说事,而且时不时还会提到,这本书是艾尼克斯指导下完成。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文章肯定是需要让更多人读懂才能扩大影响,你写得晦暗难懂,只有几个所谓的精英才能明白意思,有什么用?就像当年白话文运动,你看看现在有几个人说话写字用文言文?除了个人爱好,或者用来装13。几本书这些人写的那些文不文,白不白的奇奇怪怪的文字,没有几个人会去读。更别提那些找几个推手,买几个热搜,请些无良人士吹捧几句“李白再世”,你就真成李白了,你要当李白,撒北大同意了嘛!

“人呀,要贵有自知之明。”徐不易缩起脚,慢悠悠的荡起秋千。

过了好一阵,听见有脚步声靠近,“我说找不着你,居然跑这里躲清闲了。”

徐不易看去,原来是达蒙伯爵。“伯爵先生怎么也跑这边来了。”

“今天讨论的话题太激烈了,我年纪大了,有些跟不上他们的话题。是说没看到你,没想到你居然能找到这儿。”达蒙笑眯眯的,“这个秋千不错吧,这是给我宝贝孙女准备的。我探险结束后,收到的第一封信就是我孙女寄给我的。她说明年准备来我这儿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