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对蔡全无来说不是问题,他一口气提出了自己的五条设想。
第一,由吴霸负责在西北地区的各个城乡镇店开设醉仙居和一品鸭分号,专门售卖东坡醉和各种鸭子。这样既能解决总盟里面老弱病残的就业生计问题,也能使总盟更加稳固,毕竟总盟是西北十几个帮会联盟,大家真的在一个锅里吃饭了,也就不会干吃饭砸锅的蠢事了。
第二,对大宋与西夏的民间商队免收保护费,改为入股,根据商品售卖情况多少分红。叫他们民间商队是好听点,实际上就是走私集团,既然屡禁不止不如分他们一杯羹。这方面当然由手眼通天的折桂美折郡主负责。
第三,根据西北绿林总盟的优势,垄断西北的羊肉行业。蔡全无发现羊肉在宋朝太时髦了,价格高而且特别好卖,他打算大量购买西北的羊,到东京汴梁一倒手那就赚翻了。此项买卖由老成持重的尚冉威来负责。
第四,大力发展镖局运输,由薛振远、谭斌整合西北四十八家大小镖局,全面承接官商各方货物、饷银、税款和货款押运,把西北的镖局开到大宋的每一个角落,让它遍地开花。
第五,这路上丝绸之路还的进行,让马家五虎、弓家五兄弟继续干老本行,开拓大宋与西域回鹘的贸易,顺便打探西域各国的消息。
这是蔡全无初步的商业体系,他的目的很单纯:只有腰包里有钱了,大家满意了,帮会才能稳定,也才能更好的发挥总盟的作用。有时候货币的运作抵得上千军万马。
这个商业体系如果运作起来,财富将是个天文数字,但是蔡全无明白大部分资源还都是帮会的,他只不过是给整合了而已,他只是个代言的董事长角色,名义上上掌柜的,实际上就是为总盟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打工的。
说干就干,蔡全无指挥大局,吴霸精打细算调度有方,不到半年,各项生意做的有声有色。醉仙居和一品鸭在陕西、山西的各大州县的连锁店开了十几家,整个宋夏之间的民间贸易,蔡全无占了有四成,这在各方势力中比重已经很高了。有人说了,这蔡全无西北绿林总盟负责组织民间力量防御西夏,现在又和西夏做生意,是不是两面派啊?不是!我们还的说,政治归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归经济文化交流。仗要打,钱也得挣。
羊肉贩卖的生意最火,在西北羊肉价格便宜的和猪肉似的,运到京城一斤羊肉长了十几倍,每月贩卖几批羊到东京都有几万银子的进账。
路上的丝绸之路,在马家五虎和弓家五兄弟的运作下,也慢慢恢复了。他们本来就是马帮和骆驼客,在夏与辽的边境线上游走穿插,能打就打,能收买就收买,这条路竟然又通了。回鹘的一些客商甚至使团也都会跟着他们的马帮、骆驼队来往于沙漠边境之间。
镖局的生意是最难干的,这种生意本就是刀头舔血的营生,有很多绿林好汉不给面子劫了蔡全无的镖。蔡全无没惯着这些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人是留不的,直接带人灭了几家山寨。经过几场打拼,蔡全无和西北绿林总盟的牌子总算创出去了,镖路这才安定下来,开镖局玩的就是个信誉,无论什么货物在蔡全无这里都是万无一失,在托镖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
由于蔡全无的生意非常火爆,引得陕西各地的财主、官员纷纷要入股,蔡全无是来者不拒,吸收地方资金有助于商业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一点是把这些人和自己绑到一块,能够共进退。有人甚至主张依托西北绿林总盟的势力,插手西北的各行各业,这样一定能赚的盆满钵满。对此蔡全无却不同意,西北战事连年,经济上本就比不上中原和南方,把眼光全部放在西北那格局就太小了,做大生意者不要老想着与民争富,要挣也得挣国家的钱,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壮大,所以说有些买卖开几家意思意思也就算了。
就在蔡全无待在华山大把数银子的时候,华州传来消息,醉仙居被官府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