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信山的态度,在高攀的意料之中,他说的江南一地特殊,是因为江南南部大部分土地种的都是桑树和棉花。
早在上一个王朝南周的时候,官吏们就发现了丝绸和棉布,在海外销量很好,就有官吏提出改种桑树和棉花的提议,南周朝廷也就同意。
直至大虞朝依旧如此,江南一地,每年要从隔壁几省进粮食来,才能弥补本省的粮食缺口。
不过,种上了桑树和棉花的作用,也是显著的,江南一道的赋税,在整个大虞朝是占比重最大的。
顾信山反对新政的原因也很简单,他认为江南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新政,如果硬要推行新政,反而会让原本多的赋税变得更少。
因为他担心,有的百姓会将桑树砍掉,继续种稻谷和粮食作物,如此一来岂不是本末倒置。
而这种说法,得到了新次辅夏敬岩的极力赞同,他也觉得,江南一地推不推行新政,都无关紧要。
如果强行推行新政,江南的赋税,反而变少了,那么推行新政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为了这事,首辅党和次辅党在朝仪上吵翻了天,最后,董平章亲自出面。
提议先在江南某县某府进行试验改进,看看最终结果,不就知道新政能不能在江南推行了。
而董平章的提议下的结果,就是高攀擢升为广陵知府,高攀这次依旧带着沉重的任务而来。
让高攀没想到的是,自己初来江南,就已经碰到了两件大事。
其一就是袁方均竟然敢光明正大地刺杀他这个知府,这无疑在告诉朝堂上的大臣们,江南一地到底有多混乱和无法无天。
其次就高攀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利益链,由所谓的‘广陵瘦马’充当纽带,这条绳上的蚂蚱,肯定是江南大部分官员了。
高攀甚至不无猜测,顾信山也在这条利益链上。
故此,高攀故意将此事先捅到了顾信山面前,就是想看看顾信山到底怎么处置这件事情。
至于推行新政,高攀知道,不能着急,此时的江南可不是两年前已经有过暴乱的东山,必须得慢慢图之。
而让高攀内心窃喜的是,如果顾信山也是这条黑色利益链上的人,那就好办多了,只要将这些人连根拔起,带出顾信山,那江南一地就自然而然的变得清朗很多。
不过,顾信山到底是不是这条黑色利益链上的关键人物,都还只是高攀的推测,一切得等顾信山接下来怎么行动,高攀才能进一步分析。
……
三月初五日,高攀乘坐着马车,从临江城出发,朝着东面的广陵城而去,而这次,他是正式赴任广陵知府。
马车上,高攀身边靠着的是落萤,自从她的家仇已经了解后,落萤便再也没有其他的牵挂,满心只有高攀一人。
此时靠在高攀怀中的落萤,只觉得安稳不已,时不时地偷看着高攀,可见高攀一直皱眉思考着什么,有不敢打扰。
只想着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让自己的爱郎能够开心一些。
突然落萤想起此刻正直春天,江南的风景可不是说说的,用素手将马车车帘撩开后,看到外面一片春意蛊然的样子,落萤忍不住赞叹道:
“好漂亮的景致,少爷,要不咱们徒步走进城,你肯定是第一次来江南,怕是没有见过江南的景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