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白了,这个小姑娘是在担心父亲的身体,“放心吧,琳儿,你父亲很快就回来了”。
“伯伯,这能让父亲在应天多待几天吗?”常琳问。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哄小孩儿谁不会?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
常琳开心极了,“伯父,琳儿先告辞了,先生放了半天假,琳儿要回家给父亲做点心”。
朱元璋亲自把小姑娘送到门口,让侍卫送她回去,然后才回到议事厅检查朱标的功课。
“标儿,今天先生教了什么?”朱元璋坐下来问。
“父亲,先生教的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朱标回答。
朱元璋点点头,朱标开始背诵:“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给爹讲讲是什么意思?”对于朱标的记忆力,朱元璋一向不担心,可是他真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了吗?
“父亲,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然得经历一番苦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朱标回答。
“标儿啊,你爹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天私塾,后来遭了灾荒,你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连下葬的钱都没有”,回忆起往事,朱元璋眼睛湿润了,擦了擦眼泪,接着说:“吃苦为什么有用?因为能让人清醒,让人时刻记住,得使尽全身的劲儿活着”,过了一会儿,又随口问了一句:“还有吗?”
“张士诚沉溺于享乐,必败无疑”,朱标回答。
“谁说的?”,朱元璋问,朱标此时只有七岁,断然不会有这样的见识。
“刘先生教的”,朱标回答,瞄了一眼父亲的神色,接着说:“今日宋先生病了,刘先生来上课”。
朱元璋点头说好,让朱标先退下,然后去门口跟侍卫说:“让刘先生过来”。
刘伯温的大脑是一座知识宝库,得充分利用,朱元璋决定把每天讲论经史的时间再延长半个时辰。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未至,困卧田间,梦神人被甲拥盾呼曰:“起起,主君来。”惊寤,而太祖适至,即迎拜。时至正十五年四月也。无何,自请为前锋。太祖曰:“汝特饥来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请。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及兵薄牛渚矶,元兵陈矶上,舟距岸且三丈余,莫能登。遇春飞舸至,太祖麾之前。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戈,乘势跃而上,大呼跳荡,元军披靡。诸将乘之,遂拔采石,进取太平。授总管府先锋,进总管都督。
时将士妻子辎重皆在和州,元中丞蛮子海牙复以舟师袭据采石,道中梗。太祖自将攻之,遣遇春多张疑兵分敌势。战既合,遇春操轻舸,冲海牙舟为二。左右纵击,大败之,尽得其舟。江路复通。寻命守溧阳,从攻集庆,功最。从元帅徐达取镇江,进取常州。吴兵围达于牛塘,遇春往援,破解之,擒其将,进统军大元帅。克常州,迁中翼大元帅。从达攻宁国,中流矢,裹创斗,克之。别取马驼沙,以舟师攻池州,下之,进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从取婺州,转同佥枢密院事,守婺。移兵围衢州,以奇兵突入南门瓮城,毁其战具,急攻之,遂下,得甲士万人,进佥枢密院事。攻杭州,失利,召还应天。从达拔赵普胜之水寨,从守池州,大破汉兵于九华山下,语具《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