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朱元璋正在议事厅处理公务,长子朱标从外面进来,还带着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这是常遇春长女常琳,和朱标同一年出生,都是出生在太平府。
常琳是常遇春的正室夫人蓝氏所生,蓝氏曾在文正的婚礼上夸赞朱棣长得像父亲。
蓝氏的样貌算不上出众,不笑时感觉有些凶,不过常琳却很会长,集合了父母的所有优点,五官恰到好处,再加上性情温婉,喜欢读书,是一个十分出色的姑娘,深受夫人喜欢。
常琳的性格有点儿绵里藏针地感觉,虽然看上去十分温柔得体,却是不太好惹的主儿,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几次惹她不痛快,都被她不慌不忙地怼了回去。朱元璋听夫人说起这事儿,为常琳连连叫好,对这个颇有个性的小姑娘开始另眼相看。
其实,常琳的个性和夫人很像,虽然十分善良,待人极好,却也不吃屈,令人不敢小瞧。
相比之下,无论二夫人、三夫人、还是若雪的性格都偏弱了些,更不用说青青,虽然若雪聪慧,但是她不爱与人交往,虽然柔韧劲儿十足,但总觉得锋芒不够,过于良善了。
夫人的性格则恰到好处,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读书、女红样样都会,能不怒而威,也能与人推心置腹,收放自如。各位将军的家眷在城内的生活,她照顾得十分周到,从不让将领们为家里的事分心,很多兄弟都跟朱元璋说:“有嫂子照顾着,担心啥呢”。
若雪的聪明在于,她从不和夫人比较,专挑夫人顾不过来的地方发展特长。
“父亲”,朱标的叫声把朱元璋从思绪中拉回现实。
现在是检查功课的时间,标儿为何带着常琳来了?朱元璋心想。
“伯父”,常琳眼里含着笑,向朱元璋行礼。
常琳现在和朱标一起读书,和朱标一起读书的还有麦芽儿、朱樉、常茂等几个孩子。
“标儿,琳儿”,朱元璋一边叫着两个孩子的名字一边走下来,问:“今天先生讲什么了?”
“父亲,常琳想问常叔叔何时回来”,朱标说,完全是一副温文儒雅地年轻公子样儿。
朱元璋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孩子,如果小时候家里有钱,他也希望自己能长成这个样子。
常琳满含期待地望着朱元璋,“琳儿,想你父亲了?”朱元璋轻声问,对别人家的孩子,他总是客客气气地,更何况这是兄弟家的千金。
朱元璋一向很严厉,绝对是个严父,对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很少有这么好的脾气。不过,朱橚是个例外,这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先天不足,若雪生他的时候差点儿有性命之忧,朱元璋对这个小儿子总是硬不起心肠。
“伯伯,咱想提醒父亲少喝烧酒”,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