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听完田忌所言,笑道:“自古盟约,从来都不是讲究以力降人,而是以理服人。
想当初桀纣无道,四方诸侯苦不堪言,而周武王贤明有德,诸侯信服,于是纷纷与西岐联盟,而暗地反对朝歌,希望周武王率领诸侯伐商,但是周武王以未得天命而拒绝出兵。
直到帝桀杀死了相国比干,囚禁了箕子,殷王朝的乐师抱着乐器逃到西岐,周武王才出兵,率领诸侯,在牧野一战大败桀纣的百万之师,这就是师出有名的道理。
现在魏国在不久之前刚刚背弃盟约攻打韩国,现在又私自在大梁汇集诸侯,用狂妄骄横的语气告知诸国,意欲攻打同样是周王室诸侯的秦国,这难道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吗?
而现在之所以没有人反对,是由于魏王所宣传的五国之盟,让天下之人害怕,而且秦国不被山东六国所接纳,被视为西方与戎羟一样的蛮夷罢了”。
话音一落,田忌出声说道:“但是这和燕国有什么关系了?”
“将军,莫不是忘了燕国的祖先了?”。
燕国祖先?田忌听到孙膑的话,脑子里顿时乱成一团,于是起身行礼道:“田忌愚钝,还望军师直说”。毕竟,联盟能否能成,这和燕国祖先又有何关系?
“燕国祖先是西周的召公之后,乃是山东六国之中最为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国,可谓血脉高贵,一向都瞧不起山东其他诸侯国。
即使燕国贫弱,远居寒冷的北方,历代也没有胸怀大志的国君,燕国因此几百年未扩张,固步自封了百年。
但是如今周天子王室势力渐微,作为一宗的燕国还是为姬姓王朝操碎了心,不顾阴阳五行之说,特意将祖先流传下来的火德,改为了水德,想用物极必反之理,来促进周王朝火德的大兴。
更加可怕的是,现在的燕王更是最为桀骜不驯的一个,燕国国力日渐贫困,但燕王却不加紧发展国力,发而四处摩擦生事,妄开战端,来显摆自己的威严。
将军,你说若魏国召见诸国会盟,却独独落下了燕国。若是被那老燕王知道,你说会怎么做呀?”
田忌听完孙膑的一番分析,心中有了一些明悟,便立刻笑着回答道:“那肯定是指天骂娘,让那魏王的列祖列宗好看哈哈哈
但那燕国和魏国相距甚远,我估摸那燕王只能干着急,白白在一旁,看着其他诸侯国分肉吃”。
孙膑一听,微微摇头,然后坚定地说:“不,燕王不会只干着急。燕王得知此事,我料定他一定会恼羞成怒,然后出兵伐齐国,或者赵国。
准确来说,我估摸燕国此次怕是要讨伐我齐国呀”。
田忌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地说:“这魏王老儿造的孽,这燕国为何要找我齐国泄愤呀?”
“将军,莫不是忘了,齐国也参加了联盟呀,准确来说,参加联盟的所有国家,都是燕王的泄愤的对象呀”。
田忌一听连忙道:“那燕王莫不是疯了?居然要与其他诸侯国为敌?”
“要不然现在的燕王,也不是最桀骜不训的的一位了。当然也不能怪那燕王,要怪就怪那蛮横无理的魏王。
讨伐秦国,却单单落下燕国,那岂不是在告知列国,秦国乃是蛮夷,燕国不过是稍微好一点的蛮夷,列国羞与其为伍。
试想若是魏国召集诸侯,却单单落下齐国,那将军能否忍受?此次,不管魏国有意还是无意落下燕国,燕王生事怕是不可避免。
至于为何是齐国?齐国势大,赵国势小,讨伐齐国更能让天下震惊,一展燕王的威名罢了。”
田忌听到孙膑说完,顿时起身说道:“军师,我现在立刻便进宫,禀报给大王听,让大王注意北境之事”。
唉,燕国再弱小,也是也个大国。齐国率兵讨伐秦国之际,若是举国来袭的话,齐国就算无碍,但也要吃一个大亏呀。
望着急忙离去的田忌,孙膑突然更加确信自己刚才的猜测。
现在燕国生事,那齐赵便不敢乱动,而韩国早已被魏国打光,参加联盟也只是顶一个名头,而南部的楚国,一向都是隔江远观中原诸侯的争斗,然后再伺机谋利罢了。
也就是这次声势浩大的联盟,到时候恐怕只有那魏王一人罢了。难道这就是天命吗?孙膑突然想起当初魏开离去所说的话。
“孙膑先生,相信这纷争的列国,现在贫弱的秦国才是最后的天命吗?”,现在孙膑想起来魏开的话,顿时有了别样的感悟。若不是如此,秦国又怎么能从此次五国伐秦幸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