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下的庞涓听到后,顿时也面露喜色。毕竟当初庞涓费劲千辛万苦,拜入鬼谷一门,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扬名天下吗?而此时听到魏王瑩赞叹他为“魏之名将”,如何能够不喜悦?
庞涓还没有起身谢恩,刚才还一脸笑意的魏王瑩,此时却面带疑惑道:“若齐国派使者前来会盟。上将军,那我魏国又该如何?”。
“我王不必担忧。若是齐国前来会盟,我料定那齐王眼见我其他四国收获满满,而秦国对于齐国而言只是一块飞地,必定心烦意乱,会用齐国在秦的利益与列国交换。
恐怕是希望我等其他诸国,待齐国攻打齐国周边小国之时,不出兵干扰齐国吞并之举。
而我大魏到时,只要趁机在列国散步消息,言齐王口是心非,蒙蔽世人,到那时齐国一直所宣扬的仁义之名,便会不攻自破。
而且我魏国也可私下联络齐国周围的小国,一起对抗齐国,而那齐国最后既没有从秦国得到利益,也无法吞下周边的小国,齐国在列国的威望也会大受打击。
但是我大魏却因此和其他诸国缓和了关系,加强了联系,等待时机有变,便可顺势伐齐。
总而言之,我魏国用秦国这块肥肉,来诱惑其他诸国与我魏国联盟,改变我魏国被列国隐隐包围的态势,从而称霸于天下。
齐国不盟,便先喂养赵韩楚三只恶狼,一同围困齐国这只恶虎;若是齐国结盟,便先与其他诸大国缓和关系,然后联合齐国周边小国,消耗齐国国力。
到那时齐国无论如何,都将被我大魏玩弄于股掌之间。”
魏王瑩听完后,心中赞叹不已,叹息道:庞涓真不愧是鬼谷纵横一派的弟子,寥寥数语,便将当世列国格局分布,利益纠缠说的明明白白,言语中的攻守之道,真是令人惊叹。
不过,最让魏王瑩感到惊讶的是,原来庞涓并不是只知一昧攻伐之人,便笑道说:“上将军,可是曾参阅过老公孙的谋略?”。
庞涓一听,顿时脸色微变,自己刚才所言的驱狼吞虎之计,的确和老公孙的外交伐战之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便说道:“天下大道至简,万法归一。
庞涓不过顺应魏国时势而变,但国家之争,最终还是要靠强大的军队”。
魏王瑩听后,笑了笑,也没有出言揭穿庞涓的掩饰之词。
毕竟越是有才能的人,便更加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觉得行事如风的庞涓,有点不坦率而感到十分有趣。
但是这也让魏王瑩关于公孙痤一事,心中有了定论。
无论公孙痤是否背叛他,老公孙对于魏国的贡献,魏人有目共睹,瑕不掩瑜。毕竟老公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乃是他魏王瑩的时代,绝不容许任何玷污魏国名声的事情发生。
顺德宮中,魏王瑩望着殿中,因为公孙且官复原职而失了心魂的公子卬,心中也是一叹。
自己罢免公子卬也是迫不得已,乃是上将军提议,而且公子卬在兵部的表现也的确糟糕,平时蝇营狗苟就算了,居然在国家大事之上也如此不堪。
算了,待会自己再补偿一下他吧,这次就算一个教训吧,魏王瑩心中想到。毕竟公子卬是朝中公认的他魏王瑩的走狗,杀狗吃肉这种事情,他魏王瑩实在做不出来。
随后,四周的早就准备好的宫卫,便从百官中,将方才被御史参奏的地方大臣粗暴地拖出来,顿时殿中鸡飞狗跳,鸣冤声不绝与耳。
殿中的魏王瑩看着那些被捉拿的官员的丑态,顿时用力一拍面前的案几,大声道:“还有脸叫冤,有司何在?”
然后便看到殿中的一旁,几个身穿低级官服的小吏抬着几个箱子,急急忙忙地走进殿中,然后参拜道:“小臣拜见我王,我王万年”。
魏王端起案几上的热茶,吹了一吹,头也没抬便说:“给诸位大臣念一念”。
殿中便响起小吏的声音,只听:“五月十五,平周太守言:大王久居深宫,魏国进入我等世族手中,便向吏部门下黄平贿赂一百金,希望调任山阳”。
“安陵司马,七月五日,率家仆十余人郊游,骑马毁坏良田两亩,打死路边百姓五人,劫掠民女三名”。
随着一桩又一桩罪行被揭发,那些还没有被抓起来的大臣,顿时出列跪地求饶,希望魏王瑩从轻发落。
殿中也有大臣求情曰:“刑不上大夫”,气的魏王脸色发青,但也无可奈何,便留下一句让有司重罚,然后草草结束了大朝会。
但魏王心中对于世族也憎恶到极致,顿时对于庞涓那句:“何不迁都于大梁?”燃起了浓厚的兴趣,毕竟大梁乃是魏国的新兴城市,不想安邑城世族众多,盘横交错,他魏王常常放不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