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圣旨到了,我等下要去接旨,县衙那边都等着呢,这必须得沐浴啊,不然就要算君前失仪,会被弹劾的,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赵良苦笑道。
小檀一听呀接旨,连忙对仆从催促道:“快些给郎君放好水。”接着又匆匆的对赵良说:“郎君且先去洗,妾身为郎君拿一套新洗的官服来。”
两人合力配合,也弄了大概半个时辰方才收拾打理好。赵良整理了一下才洗好的官服,大步往县事厅里走去。
见中门已开,赵良连忙跪在香案前,范仲淹见赵良已经准备好了,清了清嗓子,用铜盆洗了手,从一个匣子里取出圣旨,念道:“
门下:
兹有长山县令,年少有为,处事果决,临危不惧……
兼有前功,智克辽使……
特赐进士出身,进长沙县男,领御史台正言,知长山县事。”
一番话,洋洋洒洒,说的赵良有些懵,好容易等范仲淹念完圣旨,赵良便起身问道:“这……小弟愚钝,不知道这圣旨上究竟是何意?”
“呵呵,愚兄倒是要恭喜你了!贤弟,如今你也是有爵位的人了!”一旁的韩琦笑呵呵的羡慕道。
“此为何意?”赵良还是不明白。
见赵良真的懵懂,韩琦也是笑着解释道:“圣旨上说,赐贤弟进士出身,也就是说,现在贤弟也是进士了,进长沙县男,便是说贤弟如今有了爵位了,长沙县男,领御史台正言,是贤弟如今的虚职,乃是京官职位,所以才有最后一句知长山县事。”
赵良恍然大悟,不禁喜笑颜开:“原来如此,小弟谢过兄长解惑了。”说罢,对韩琦深深的鞠了一躬。
“咳咳,赵大人,本官来长山县前,鲁相还有话要带给你。”一旁的范仲淹打断了韩琦与赵良,笑着对赵良说。
赵良连忙鞠躬道:“检查使大人请说,在下洗耳恭听。”
“鲁相闻赵大人尚无表字,便特为大人作一表字,委托了本官替赵大人带来。”说罢,范仲淹从衣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了赵良。
赵良打开一看,上书“行善”二字,顿时明了,收下纸条,笑着对范仲淹施礼道:“鲁相提点,下官必铭记肺腑。”
“鲁相为贤弟取了什么字?快给愚兄说一说。”一旁韩琦催促道。
赵良不言,笑眯眯的将纸条递给韩琦,韩琦接过,定睛一看,是“行善”二字,顿时笑道:“赵良,赵行善,不错,不错!当真配得上贤弟,贤弟要记住鲁相的教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