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现在安身的这个大宅院,是海长河一位好朋友的家族产业。一年里头大多时间都是空置的,专门供他家族的人来杭州度假的时候使用的。那人听海长河讲了一些付可乐的事迹,就很干脆豪气地将此地免费交给付可乐他们使用。
这些天付可乐忙得够呛,他这二十来号人要在这里训练、工作、生活,要做的事情,要准备的物品实在是太多了。好在他的下属们都比较能干,各种事情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完成,最主要还是因为他有钱。国民政府的官,十个里不损公肥私的找不出半个,付可乐却是要倒贴许多钱进去。比如,上面分配给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的三辆车,起码还有一个月才能到货,付可乐就自己花了一千美金左右先购买了一辆。
付可乐来不及先和自己的新下属们好好熟悉一下,就忙着开车赶去上浙江警官学校的新一期特警班的第一堂课了。杭州站这边,开局的事情做完之后,接着就并不需要他操心太多了。几个骨干基本上是他的旧部,新招的这些人也事先经过了他自己的某种筛选。
冯翔和高开天分别带着情报组和行动组的人熟悉新装备。
情报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台德国的大功率发报机,另外就是在南京领取过来的一些长短枪。然后就是一些小玩意,望远镜、相机、窃听用的话筒等。
相比之下,行动组那边就热闹多了。十二套德国单兵轻武器装备,包括了钢盔、腰带、弹药、弹盒、水壶、军靴、手榴弹、急救包、工兵铲、指南针、望远镜、防毒面具、军衣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样,第一样是德国98k单兵步枪,这种步枪最终的产量达到了一千四百多万支,以无可争辩的实际效果证明它是一种可靠而精准的武器。98k其中的四支还配有6倍的瞄准镜,最远甚至可以狙杀1000米的敌人。
第二样就是蔡司军用铜制望远镜了。这种望远镜鉴别率高出一筹,清晰度高。观测目标时,无论颜色和形象,都不容易失真。而且在零件装配组合,以及外观设计上,蔡司望远镜都考究、细致、一丝不苟,“非常德国”。
如此豪华精美的成套装备,行动组的人,包括组长高开天和副组长海长河,都以为是上级配发下来的,并不知道是付可乐从德国总领事先生那得来的。这些装备让行动组所有的人爱不释手,他们训练的热情原本就不低,现在就更加高涨了。
“汉武”第二小分队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第二小分队虽然比第一小分队的成立要晚了几个月,但是第二小分队也有比较特别的优势。一分队的成员全部是天津精武体育协会的人,除了霍守嵩和邵侠,其他人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二分队海长河带来的三个人和沈常青推荐的三个人,可都是文武双全的。
情报组的新人培训任务,组长冯翔有能力独立完成。在经过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情报组内部长期的互相培训之后,冯翔可以绰绰有余地全面培训自己组里的新人。
“汉武”第二小分队的培训,依然还是需要付可乐自己来主导。无论是特种作战技能,还是军事战略思想,就连作为小分队正副队长的高开天、海长河也还需要接受付可乐的培训。当然,在付可乐不在的时间,高开天可以选择去训练射击、搏击、跑步、游泳等内容。
付可乐到达浙江警官学校后,受到了特警班队长兼指导员廖中泽的热情欢迎。廖中泽今年33岁,四川成都人,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原系红党党员,曾参与广汉武装暴动,失败后去了南京。三年前,廖中泽叛变投靠了国民党,在戴处长于南京的洪公祠举办的“中央特警训练班”第一期受训。毕业后来到浙江警官学校特警班任这一期新学员的队长、指导员。
付可乐不仅是这一期特警班的主要教官之一,还是新建的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的少校站长,德国情报专业的留学海归人员,学贯中西医的杰出医生,蒋校长和戴处长的浙江同乡。这些身份哪一个都值得廖中泽高度重视,墙头草们最看重的不就是这些吗?
他要是知道付可乐还是德国军事情报局上海站的少校站长、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的陆军少校武官,“南北大侠”杜新五的真传弟子,霍家迷踪拳的传人,天津《大公报》上海分刊的实际合伙人,“汉武”第一第二小分队的领导人,那他真要跪了。
廖中泽满脸堆笑道:“闻名不如眼见,付教官真是年轻有为,英姿勃发。我可是一直在盼着你早点到来。”
付可乐歉然道:“真是不好意思,复兴社特务处杭州站新建,各种事情一大堆,我忙的是四脚朝天,这边的开学典礼都没来及参加。”
廖中泽连忙道:“我完全理解。感谢付教官你在这么忙碌的情况下,还是及时来上首堂课。”
付可乐微笑道:“这是我应该做的。请廖指导员这就将我带到上课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