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其他选项不靠谱,还是制作巨秤吧。”
“把大象宰了最可行。”
几人争论不休。
小克看到题后心中一乐,这不是曹冲称象的故事吗?
曹冲的方法便是“丁”,先赶象入大船,记住船吃水的位置,再装入一块块石头,使水位达到同一刻度,称石头重量即可,用的是等量代换法。
所以,小克选择“丁”。
选择丁?
出乎所有人意料。
当木板还是向上抬起时,五族族长都觉得不可思议。
媚娘说道,“老人家,快给我们讲讲吧,为什么选择‘丁’?”
清风老人说道,“这是人间的一个天才想到的方法,那条狗放到人间去,也是天才了。”
他不指望那条狗能够答出所有题目,但那条狗还是一次又一次给他惊喜,甚至意外。
越发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转世为狗?
他耐心说道,“这道题的道理就是,船吃水的位置是由载重来决定的。我们无法造出一杆能称大象斤重的秤,也不能为了称重而把大象宰了,把大象赶入方池,只有水把大象淹没才能计算出大象的体积,算不出大象的斤重。都不可取。
“把大象赶入大船,刻下吃水位置,等大象离开后,再往船中放入石块、铁块或者其他容易称重的东西,达到同样的吃水位置,这些石块、铁块的斤重就是大象的斤重。”
原来是这样。
众人感叹人间的智慧,不禁在想,那条狗怎么知道这个方法?
小克一如既往,嗑药,睡觉,答题。
“第八十一題,今有邑方不知大小,各中開門,出北門三十步有木,出西門七百五十步見木,問邑方幾何?甲,一百五十步;乙,二百步;丙,二百五十步;丁,三百步。”
最后一道题了,众人的兴奋情绪达到顶点。
一看题目就非常难,黄八两试探着问清风老人,“老人家,这道题有多难,那条狗能答上来吗?”
清风老人手捻胡须,自信地说道,“这道题是最后一个考验,你说有多难?那条狗能不能答上来我不知道,但对于他来说,一定也非常难。”
这道题的确有难度,第一难在于理解。
小克看了半天,这是什么意思?
题面是古文写的,如果不能理解题意,如何答题?
首先,什么叫邑方?
邑,是城的意思,比如洛邑就是洛阳城。
邑方,结合下文,应该是说城是方的,也就是正方形的城。
其次,出北门三十步有木,出西门七百五十步见木,两木什么关系?
小克不断在头脑中想象,终于明白了。
两木实为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