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题一出,几人都感觉头疼,真真假假,很快就糊涂了。
媚娘喃喃自语,“如果屋一为真,玉不在屋一,屋二说在屋一为假,玉不在屋一,屋三说不在我屋为假,玉在屋三;如果屋二为真,玉在屋一,屋一说不在我屋为假,玉在屋一,屋三说不在我屋为假,玉在屋三……唉,到底在屋几?”
小克头脑很清晰,屋一说不在我屋,屋二说在屋一,屋一屋二必有一个是真的。
既然只有一个为真,那么屋三就是假的,所以屋三说不在我屋,这是假的,就一定在屋三。
这么简单一推理,就得出正确答案,“丙”。
这个分析过程,后台观摩的人是不知道的,屋一屋二屋三一个个往下分析,分析一会儿就忘记前面是怎么分析的,越分析越糊涂。
清风老人教训道,“这是考验析辨能力的,你们几个形体似人,脑瓜还不太够用,需勤加练习才是。”
若在以往,五族族长肯定不服,觉得脑瓜再不够用,也比一条狗强,但是现在,这条狗把他们打击得失去了自信,都默不作声。
小克更上一层,离终点越来越近,休息一会儿又继续答题,没有答错一道。
几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每轮最后一题都引起格外关注。
“第六十三題,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問幾步及之?甲,二百步;乙,二百五十步;丙,三百步;丁,三百五十步。”
媚娘看了半天,也想不出解题思路,心想,这回该难倒那条狗了吧。
其他四位族长感觉脑袋里全是浆糊,干脆等着看结果。
实际上这道题在小克眼里依旧十分简单。
他不列方程,用最拿手的代入法直接代入。
根据题意,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则:
甲,善行者二百步,不善行者一百二十步,相差八十步,不足百步,追不上。
乙,善行者二百五十步,不善行者一百五十步,相差正好一百步,这就是答案了。
看题加算题总共才用了半分钟,再简单不过。
然后照例使出“磨洋工法”,摇头晃脑,装模作样,借以消耗时间,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爪子按向“乙”。
看着木板升起,媚娘不得不承认,自己与那条狗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七十二題,如何知一象斤重?甲,制一巨秤;乙,宰之切塊;丙,趕之入方池,刻其水痕所至;趕之入大船,刻其水痕所至;”
提起给大象称重,所有人都来了兴致。
柳半斤说道,“我看答案是‘甲’,制一巨秤,其他几个选项都不靠谱。”
媚娘讥讽道,“这得造多大的秤,造得出来吗?造得出来,你拿得动吗?你拿得动,称得了大象吗?”
黄八两说道,“应该选乙,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才行。”
小妹听不下去了,“你可真行,为了称斤重,就把大象活活宰了,大象招你惹你了?”
黄八两翻翻白眼,“小妹,别净说风凉话,你说用什么方法,把大象赶进水池里?哈哈,你要把多余的水舀出来称一称吗?”
“不是不可以。”
“多出来的水,是水,不是大象,称水的斤重有什么用,怎么知道大象的斤重?”
“把大象赶入大船能知道大象的斤重吗?”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