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人有个共同特点,大部分是外来的,比如魏洪生虽然出身在本地,但在外闯荡多年,也就前年在回来,类似的还有上海下来的“清乡”人员,宪兵队的密探,76号的外围……
这些外来户在本地无甚根基,消息闭塞,打起来相对容易。
同时,祝为民也考虑,因为始终要在浦东活动,对于本地的汉奸,多少还是要加以利用笼络,除掉外来户可以对本地户作为警告。
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本地汉奸比如唐全禄不知道脑子是怎么想的,公开宣称“他祝为民兔子不吃窝边草,不敢碰我唐某人!”
得寸进尺,活动猖獗。
祝为民开会后决定这次就要好好的在六场打一仗了,好好的杀杀这些本地汉奸的威风。
重点目标就是唐全禄。
这家伙身上背着血债,在五支队撤退时,祝为民在六场放了两个联络点。
其中一个,被唐全禄察觉到了苗头,带了宪兵队上门,两位联络员就此遇害。
而另一个联络点似乎也被唐家闻到了味道,随时会遭到毒手,如果再不动手只怕又有同志牺牲。
重回浦东已经小半年了,眼看就要过年,这时候也是敌人最松懈的时候,正好借这个机会闹他一闹!
……
话说回来,春节期间敌人也没闲着。
祝为民原本是考虑到正月十五左右下手的,不料初四时就有人来报信,说六场镇上的的日伪军队忽然离开,去向东路发动“扫荡清剿”,偌大的镇上只有十几个伪军。
因为六场地处繁华,距离周浦等大镇很近,所以敌人也就没有再调兵过来驻扎,在他们眼里六场已经是非常“干净安全”的场所,加上周浦附近有大量诸君,配合竹篱笆的分块治安,六场绝对没有问题!
当晚,祝为民带队从朱家桥出发,走小路,经过坦直镇,到飞云桥的吴更新家里隐蔽起来。
吴更新是武工队新发展的一名队员,他家住在飞云桥,就在六场隔壁,祝为民给他的任务是死死盯着六场的一举一动,然后想办法搞出个可以隐蔽十来人的空间来……
这次的情报就是吴更新送来的,他是武工队新安插下的钉子。
第二天,也就是初五的凌晨,吴更新再度去六场侦察,确定最终情况后,大家开会商讨行动方案。
最终决定,分成五组,祝为民带着朱志英为第一组
第二组,冯有福带着丁鹏瞿飞
第三组,徐发树带着曲勇,张贤正。
这三组是主力,负责战斗锄奸。
张生宝带着金小四外加两名当地钉子,组成警戒组,他们基本不负责战斗任务,主要是负责警戒周浦、航头的敌人,一旦发现敌人增援需要立刻报告。
最后是吴更新,他带着飞云桥的几个渔民-实际上也是抗日积极分子,负责清六场的对外联络。
说白了,锋利的镰刀绑在竹篙上,趁着夜色把电话线都割断……
气候恶劣。
从初三晚上就开始下鹅毛大雪,南汇靠海,西北风尤其凛冽。
天寒地冻,朔风呼啸。
初五深夜,祝为民带着武工队顶风冒雪出发。
为了御寒,每个人都套上了几乎所有的衣服,棉袍里是春秋装,再里面是夏天穿的汗衫,不这样穿根本扛不住严寒。
虽然温度不过零下三五度,但地处水乡,湿冷湿冷的,曲勇是北方人,说起浦东的严寒也是心有余悸。
脚上穿的是蒲鞋,这是本地特产,用芦苇稻草编成鞋子的形状,里面蓄上芦花作保暖材料,虽然简陋但好歹比单布鞋要好多了,而且鞋底后且毛糙走在地上不容易打滑。
半夜,祝为民站在镇东头,望着熟悉的栅栏感慨不已。
野道士李玄真已经睡下,就算不睡,他看到祝为民也会装睡的。
几人悄悄的搬掉栅栏。
镇上一片安静,除了镇中心外,那里现在是“行政”中心。
祝为民决定逐个击破,六场镇,真的是太熟悉不过了,他闭着眼睛都知道哪儿该拐外,哪儿该跨步。
三组人,首先扑向镇公所,这里是实际上行政中枢。
不出所料,唐全禄果然不在,值班的职员见是祝为民,顿时惊喜交加,不用他问,便把镇上几个坏胚的去向交代的一清二楚。
此刻外面有零星的爆竹声响起,间或还能看到红红的火光。
但没人有当回事。
这是当地习俗,“点田燃”,初五晚上,农民跑到自家田里,点燃稻草垛,同时高喊“花三担,稻三担,芝麻赤豆无数担……”这是对丰收的祈祷。
当然乡下人也有不那么靠谱的祈祷比如“别人田里结喇叭,我的田里结大瓜……”
祝为民想到这些,嘴角挂起个微笑,是啊,当年自己父母还在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喊,一起唱,最后还要自己亲手点燃稻草垛……
那时候只是觉得好玩。
现在想想,那时候虽然穷,但日子好歹还是太平,不像现在……
既然有火光,有爆竹声。
这是天然的掩护啊。
祝为民当机立断,唐全禄先不去管它,这次既然来了,那就做好了犁庭扫穴的准备。
镇上“行政”中心的油水可是异常丰厚啊!
一行人在那职员的带路下先冲进东街的汪伪特务机关办公室,这是76号,放过来的一个点,专门用来审讯抗日份子,这些人和唐全禄沆瀣一气,按照后者名单抓人,敲诈所得和唐全禄拆账分赃。
别说今天运气不错,特务机关里值班的是伪中队长和中队副,还有两个小队长……
首恶都在,一组三组也没啥好客气,冲进去一顿乱枪撂倒,然后补上几刺刀。
二组则冲进电话电报室,里面由一个伪军上尉和己方站长值班,一阵乱枪,两人了账。
随后,一群人摸到唐全禄家门口,那职员直接叫门:“唐镇长,唐镇长,有电话,有电话县党部来的!还没挂呢!”
门打开,管家探出头来,那职员不动声色,重复一遍。
对门则躲到门两边的阴暗处。
片刻后,唐全禄披着皮袍子出来。
瞬间被几支枪顶住要害!
然后如法炮制,伪维持会长,伪警防团团长等五人都被用接县党部的电话为名活捉。
祝为民将他们都押到镇公所的院子里。
严正宣告:“你们坚决与人民为敌,卖国求荣,罪大恶极,我代表人民对你们执行死刑!”
说完几个人一齐动手,五个败类死于乱枪之下。
随后,祝为民从尸体上撕下一块布来,蘸着汉奸的脏血,在镇公所大门上写下“铁杆汉奸的下场”七个血淋淋的大字。
随着连续而密集的枪声响起,镇上的伪警察巡长开始觉得情况不妙。
带着两个警察抹黑赶来。
此时,祝为民已经开始撤退,见对方带着手电筒而来,他一挥手,大家缩进了旁边黑暗的小巷子里。
待伪巡长走近只有两三米距离时,他冲上去将其一把按住,曲勇拔出刺刀一刀插进巡长的脖子。
两个跟着的伪警察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刻扭头就跑。
整场战斗干净利落,前后不过半个小时。
一举除去了六场镇的大大小小的头目级汉奸十二人,缴获长短枪支六枝,还有大量的关于清乡的机密文件和清乡委员会的证章,这些东西会给以后的行动带来方便。
初六,大雪终于停止。
奇袭六场的消息不胫而走,如同早春惊雷,震动了整个浦东大地。
敌伪为止丧胆,特别是那些家住浦东的本地汉奸,更是吓得惶惶不可终日,整天缩在据点里心惊胆战。
一些原本积极追随敌人的乡长保长纷纷开始想武工队靠拢,他们纷纷设法向祝为民打招呼,拉关系,声明自己不是真汉奸,只是和日本人胡调而已。
隔壁镇上的蒋阿顿,原本是黄金荣的门生,伪军区队长徐阿六,新场的青洪帮投资等等都表示愿意替武工队送情报,甚至还捐出几支枪来。
祝为民来者不拒,表示欢迎,这位他们进一步打开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
初七晚上,大家回到堡垒户乔阿奇的家里修整。
万籁俱静,祝为民睡得正香,忽然觉得有人推他。
睁开眼,却见一个面目模糊的中年男子站在他面前。
“你是?”祝为民问道
“你做的好啊……”那男子轻轻的说道。
“哎,还行还行,仗还没打完,这位先生既然这么说那肯定也是支持抗日的,来来来坐下谈,坐下谈,我们gc党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他觉得眼前人应该是个有本事的人,这样的人若是拉到自己队伍中来,肯定有大用。
最近又有不少热血青年,暗地里找来要参加队伍,和根据地的线也接上了,他正考虑送一批人去根据地接受组织的培训,然后再让他们参加自己的队伍。
脑子里想着事情,嘴里也没想闲着:“别看东洋赤佬耀武扬威,他们啊,怕了,好日子没几天,看看我们十几个人,就能在浦东来去自如,他们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人的清乡运动都拦不住我们,说明什么?!”
祝为民的语调提高起来:“说明抗日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心愿,四万万人民团结起来,什么事情做不到?东洋赤佬统统赶下海去!到那时候,我们就一起建立一个新世界!”
“新世界?”那男子问道
“对,全新的世界,没有人受苦的全新的世界,没有贪官污吏没有侵略者,人人耕者有其田,按劳分配!把这个国家建设成为地球上最强的国家!”
“真的啊……”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传来。
祝为民一愣,只见一个小姑娘从那男子背后钻出来,脸上不甚干净都是泥土,但一双大眼睛却亮晶晶的好似天上的星星。
“嗯,小妹妹,到那时候,像你这样的,都进小学读书,小学毕业读初中,然后读大学,学会了一身本事一起来建设这个新的世界好嘛?!”
“真的啊!”小姑娘欢呼雀跃,随即怯生生的问道“是不是到那个时候,就有树叶子吃了?”
“树叶子”祝为民一愣,隐约觉得有什么不对,但还是乐呵呵的回答“怎么会呢?到时候人人吃大米饭,白面馒头,想吃多少吃多少……”
“哎,那时候,我娘也该不哭了吧……”又有个青年人不知从哪儿冒出来。
祝为民抬头顿时冷汗出来了,“方忠,你不是方忠么?”
“队长,是我啊,我挂念大家,想来看看你们,你们初五做的真好,做的真好啊……“
“方忠”祝为民眼泪淌了下来。
“队长,我本来是找不到你们的,亏得他,给我指路”说着一指方才那个中年人“他带我来的……我不认识他,但他说他也想你……”
祝为民擦掉眼泪,只见那个男人的面孔清晰起来,身上一件蓝布长衫,梳着三七小分头,金丝边眼镜,相貌温和儒雅,此刻嘴角翘着,流露出几分笑意,中间还带着一丝嘲笑的味道。
“先生!”祝为民怎么认不出来,这是王静斋啊!
“先生,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嘛?你不在,我一个人带着队伍有多辛苦嘛!你来帮我帮我好嘛,就像保卫三中一样,你来帮我,来帮我啊!”
“戆大啊,”王静斋很无奈,“我能来看来你,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天快亮了了,我也要走了……”
说着很慢很慢的转过身去,肩头微微耸动:“你真是我的好学生,我这辈子以你为骄傲,你会做得比我更好的!”
“先生不要走!”祝为民一把扑过去“你说好的,要带我去新世界看的,你不能走!”
“哈哈啊哈哈,那要靠你了!小滑头,你当年没少骗我,我也就骗你一次吧,再见了……”
“先生”祝为民再度跳起来。
忽然一声鸡叫,三个人影瞬间不见。
“队长”
“队长”
“队长”
周围是队员们关切的声音,祝为民睁开眼,看到大家围在他身边,脸上都是焦急。
他用手抹去眼里的泪水,“我……我没事,天亮了……”
“哎,小朱呢?”祝为民若有所思的问道
“我在这里……”朱志英缩在一个角落里闷闷的回答。
“小朱,你怎么了?”
“我刚才看到我妹妹了……”朱志英把头埋在胳膊里,语气里带着哭腔。
“妹妹?”祝为民恍然大悟,王静斋身边的小女孩!
“起来吧,该出早操了!”他说道
“是!”朱志英掀开铺盖“妹妹说了,以后到时候人人吃大米饭,白面馒头,想吃多少吃多少……”
“对,为了这个家国,为了抗日,为了那个新世界……武工队出操!”
后记
在接下来的残酷战斗中,武工队逐渐扩大,到抗战结束时已经有了500人的规模。
然而遗憾的是,最初短枪队的十名队员,只有祝为民和徐发树看到了这一切。
其他战士,都牺牲了。
祝为民随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打过了抗美援朝,最终在某地级市一把手的位置上离休。
他在任时,业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给浦东各地写信提供材料,以便于后人能够了解这段曲折而隐秘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