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回答周安道的问题,那自己就应该放弃吗?不!绝对不会,问题总有办法解决的,只是时机未到罢了!
直到谢至仁恢复平静,问周安道:“此事以后便见分晓,眼下你是战是退?”
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现实问题上,周安道不得不做出选择,战,自问不是谢至仁对手,自己手下的新兵也绝不是对面百战老兵的对手,要想挡住归心似箭的陈国人,除非自己再有十万人马。可是退却要违背姬长生的命令,回去之后决计不会有好下场。
两难之间,周安道最终还是选择了退,毕竟窦宪没有按姬长生的计划出现,自己独木难支,也算是说的过去的。
“周安道,你今日放了谢至仁,大皇子必然问罪于你,此时还有挽回的机会,你要抓住啊!”吕遥痛心疾首的说道。
周安道摇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什么结果我都会承担。我不能拿这些没有上过战场的人去赌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啊,他们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
“妇人之仁!”吕遥怒斥道:“似你这等人,将来如何能成大事?”
谢至仁回到陈军之中,便命令陆之逊带人先行过江,自己留下来断后。
陆之逊反对道:“大都督一军主将,岂可陷于险地?还是由我断后吧!”
谢至仁摇头道:“周安道不过是惧怕我,若我一旦渡河,被他看出虚实,那时半渡而击,我军必败,有我在这里,便能为你们多争取一些时间,你等休要多言,万一窦宪追来,万事休矣。”
陆之逊明白时间紧迫,也就不再劝,带着人登船渡河。
那谢字大旗迎风招展,让周安道不敢有丝毫乱动。
随着谢至仁最后一个登船,周安道也松了一口气,便想领军回丰大汇合,便在此时听得一阵马蹄声传来,周安道顿时脸色苍白。
只见的东北方烟尘蔽日,马蹄声如雷,不知道道有多少军马赶来。
“完了!”周安道心中哀叹,姬长生算准了,姜国败军去而复返。
此时江中的陈军高呼:“谢武朝周将军!”
吕遥神情落魄,他是知道姬长生让姜陈两国连败俱伤的战略意图的,若是刚才留住谢至仁,此时姜国赶到,两方必然一场大战,那时决定战局的便是武朝了,可惜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姜国领兵之人,并非窦宪,乃是周行志。
原来萧武在知道陈军撤出鸿信的时候,力排众议,令边境防备的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务必围歼谢至仁。
这才使得谢至仁不得不立即撤军,但回到风陵渡的时候却没料到周安道已经带着两万多人守在那里了,自己已是疲兵,虽然不惧周安道,可一旦交战,要分出胜负绝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那时姜国追兵赶至,万事休矣,这才冒险出阵,瞧出了周安道眼中的惧怕,一番言语竟然顺利渡江。
其中凶险万分,一着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之局。
但谢至仁说的话,却是他内心中真是的想法,也不能说完全欺骗周安道。
大江边,周行志看着已经上岸的陈军,面无表情,不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
周安道来到他的身边,道:“将军来迟一步,让谢至仁逃出生天。”
周行志回转身,看着周安道笑道:“人算不如天算,也算谢至仁命不该绝。”
周安道心有愧疚,不知道如何说话,只是尴尬的笑。
“大战已毕,周将军有何打算?”周行志问道。
周安道回道:“此间事了,我这便回去向大皇子请罪。”
周行志却道:“武朝力弱而轻强邻,终不是正道。将军高才何不随我回姜国,我国主年少奋发,必然在这末世中崛起,你我何不一起成就一番事业?”
一日之内,连续两国大人物拉拢,让周安道心中也生出了几分骄傲,但帝都之中,万灵儿病书生还在,若自己不顾一切走了,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离开的时候,周行志叫住周安道:“将军回去告诉大皇子,我国主知道他要干什么。也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但姜国绝不是随意让人玩弄的。”
周安道不明白周行志的话是什么意思,却还是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