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栖梧在回去的路上,想明白了姬长生为何会见自己,恐怕谢至仁在江北的优势,比奏报里说的要更大。
见到段思贤,说了姬长生开出的条件,不出意料惹出一片反对声,段心烈更是疯狂叫嚣要死战,至于世家们的态度则有些微妙,没有即将战胜的兴奋,隐隐中更多了几分担忧,段栖梧明白他们的顾虑,不过是此战若胜,他们分不到多少好处罢了,反而会使得段家的声势大涨,这无疑会让世家的势力被压制,段栖梧虽然需要世家的支持,但面对此时的局势,他还是选择了站在自己父亲一方的,毕竟自己现在是名正言顺的世子。
看了一眼段心烈,段栖梧迅速移开了目光。
“大都督有战报到!”
众人见段思贤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明白江北战事向好,等道段思贤合上战报,满脸红光说道:“大都督不愧当世武将第一人,武姜联军已经被逼退到鸿信城,胜利指日可待。”
“陆卿,你家的小子也很不错,大都督说他有勇有谋,此战他功不可没。”
陆廉面无表情道:“不过是年轻气盛罢了,没什么可说的。”
段思贤哈哈大笑,明白陆廉的郁闷。但很快他就收敛笑容,冷哼一声:“那姬长生能搅风搅雨,也算是朝廷难得的人物,如此寡人就更不能留他了!”
陆廉道:“如今流民正朝着万安城而来,不可不防。”
段思贤道:“陆卿无须担忧,你家损失,此战之后寡人会在江北划一块地补偿你,只需等大都督得胜还朝,他姬长生便翻不起什么风浪!”
听到段思贤要在江北划一块地给自己,陆廉眼中一亮,原本以为段思贤要独吞的,没想道还会分出来。
“多谢王上!”
“哈哈哈!”段思贤得意大笑,指着下面其他人:“当然也少不了你们的好处,天下如此之大,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说不定你们便是下个段家、萧家!”
唐肃严出声打断着君臣和睦的局面:“陈王,既然大都督已经兵临鸿信城下,我等这就回去,收拢旧部配合大都督,彻底剿灭武姜联军。”
没等段思贤说话,段栖梧便开口道:“唐相,前方兵危战凶,郑侯万金之体,不可冒险,还是等大都督收复郑地再迎回郑侯不迟。”
段思贤点头道:“世子说的在理,不如由唐相先回去收拢旧部,如何?”
看着段思贤满脸的笑容,唐肃严心念电转,知道事情恐怕还是往最坏的方向去了,段思贤对郑国起了别样心思,自己等人恐怕是落入了狼窝了,这可如何是好?虽然段思贤对自己礼遇有加,可对郑侯的防备却与日俱增,恐怕收复郑国之日,便是郑侯亡命之时!
姬长生的大营内,看罢郭谦的信,姬长生眉头紧锁,北面的局势渐渐脱离了自己的掌控,没想到谢志仁得到陆之逊的助力之后尽然在江北反败为胜,六战六胜,联军彻底居于下风。这却是自己没有料到的。
这并不算是最难的,便是江北失利,只要能削弱陈姜两国的势力,也算是达成了出兵的目的,可是接连的战败使得国内一些人起了别样的心思,加之战事日久,武朝原本便薄弱的底子已经快要见底了。虽然郭谦信中只是草草一笔带过,但姬长生还是明白局势已经很严峻了,自己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战事,好让武朝得到修养。
想到此处,姬长生起身往外走去,他要找李寻好好谈谈了。
“大皇子深夜来此,荣幸之至。”李寻笑着把姬长生迎进大帐内。
姬长生笑道:“我见大将军帐中灯火未熄,便来看看。”
两军相隔里许,除非是神仙般的本事,谁能看的那么清楚?李寻心中知到姬长生肯定有事而来,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说些无关紧要的话。
终于姬长生话锋一转,提到了此行的真实目的:“不知大将军对接下来的战事如何安排?”
李寻笑道:“此事当初便说好了的,大皇子为何有此问?”
姬长生笑道:“如今陈国主力尽在江北,国内空虚,乃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难道大将军不想为李大将军报仇?还是大将军如今大权在握,舍不得这到手的富贵?”
李寻勃然变色:“大将军对我恩重如山如同再造,李某岂是那忘恩负义的小人!”
姬长生便道:“既然如此,你我何不兵进万安城,为大将军报仇雪恨?”
李寻身边的将领都是李守一旧部,听的此话也劝道:“大将军,打进万安城!为老将军报仇!”
李寻冷眼看向在灯火下姬长生那忽明忽暗的脸,突然笑了起来:“大皇子,先前你送信约盟,只是说要我淮国出兵做个姿态即可,可没说要我军与陈军正面决战。你突然改变,难道江北之战,起了什么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