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的火势越来越大,周安道带着手下急匆匆撤退,万一撤退不及遇见来援的陈军,后果不堪设想。
谢至仁大帐内,人人面色严肃,随着谢至仁一个个命令传达,所有人都知道决战的时候到来,谢至仁把手下十万大军分成八部,除了留两部正面迷惑武朝军队之外,其余的被他埋伏到卫含光撤退的路上,一但武朝军队从城中撤出,一部立即抢占城门截断退路,其余的各部沿途依次追击武朝军队,直到敌军奔溃后一口吃下。
“此战!必胜!”谢至仁布置好后,端来酒杯高高举起。
“必胜!”谢至仁细致的安排也让手下的将军们信心大增。
便在此时,一个校尉急匆匆跑了进来。
“大都督!粮仓被烧了!”
谢至仁愣了一下,随即问道:“可还有人知道?”
校尉道:“下官得报后立即来了大帐,并未和人说起。”
“很好!你立了大功。”谢至仁随即大怒厉声喝道:“那里来的奸细?敢乱我军心!拉出去砍了!”
那名校尉浑身如遭雷击,不明白上一刻还和颜悦色要为自己记功的大都督为何突然会对自己痛下杀手,立即大声喊冤。
帅帐的很多将领都认得这名校尉,都被谢至仁突然的变脸弄懵了,一时间居然没有人动手。
谢至仁大怒:“还要我再说一次吗?”
楚宜看出了不对的地方,赶紧把那校尉拉了下去,也不顾得他的求饶,一刀砍了。眼睛看向屯粮的地方,果然见到很大的一团火光,那么远的距离,绝不是什么民家烟火。
“此事一个字也不能外传。”
“大都督,那大火虽然此地看去不过微微一点火光,可懂军事的人一眼便能瞧出破绽。”周宾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若被卫含光知道了,便危险了。”
“我军营中军粮不足三日之用,请大都督早下决断。”
谢至仁皱眉道:“卫含光断然不能出兵烧我粮草,难道是姜国所为?他们又是怎么知道我屯粮之所的?”
司马征道:“大都督难道忘了,冯将军去的平泽城现在就有一股武军,会不会是他们干的?”
谢至仁摇头道:“不可能,司马征差不多一万余人,且都是精锐的长风卫,配合城内两千守军,怎么可能拿不下那几千步卒?”
骑兵对阵步卒,具有绝对的优势,加上冯献之的才能,所有人都不怀疑此战的胜利。
“姜国的人来了。”谢至仁平静的说道。
“那我们还攻打卫光明吗?”
“打。”谢至仁思虑良久最终还是决定打,毕竟优势在自己一方,便是卫含光知道了,想要守住城也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一把大火,刚刚升起的时候,便被值守的鲁元禀告给了卫含光,而在不远处休息的顾知明同样的看在了眼里,与卫含光不同的是顾知明并不能确定那起火的地方是什么所在,所以他决定亲自前去看看。
“如此隐蔽的地方,定是谢至仁要害之地,若我所料不差,可能正是谢至仁的屯粮之地。”卫含光面带微笑道。
“太好了!”鲁元猛的一拍城墙:“就是不知道是谁烧的,可算帮了我等一个大忙啊!”
“是姜国人吧。”卫含光道:“我们并没有兵马在外面了。”
鲁元道:“大将军此言差矣,难道忘了周安道吗?”
“他?”卫含光道:“以他那胆小惜命的性子,你觉得当他知道了前面有十万大军的时候,还会来吗?”
鲁元不解道:“既然大将军知道他胆小怕死,为何还点名让他前来?”
“他不行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不行啊。”卫含光扭头对鲁元道:“谁说打不赢就跑是弱点?”
鲁元心中对卫含光的话并不认同,但也不好反驳,只得转移话题问道:“既然谢至仁的粮仓都被烧了,援军也已经到了,我们还撤退吗?”
“你认为该当如何?”
“坚守城中,两面夹击,配合姜国吃掉谢至仁。”鲁元说的斩钉截铁。
卫含光道:“既然军令都已经传了下去,岂有朝令夕改之理?”
“可是……”
卫含光打断了鲁元的话,继续说道:“传令下去,撤退之时,要高声呼喊‘陈军粮草被烧了。’”
“既然谢至仁那么想要这城,就给他好了。”
半夜时分,卫含光大军出城之后,立即大喊‘陈军粮草被烧了。’
陈军士兵闻言,军心动荡,一时之间竟然没有进攻,在被强行驱赶进攻武朝的时候,却遭到了武朝严密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