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此一百里之外的客栈之中,窦宪面前的桌上,正放着萧武的罪己诏。
“国主,长大了啊。”窦宪仰头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不知是悲是喜。
远在陈国的段思贤此刻脑袋都大了,世家抓住谢至仁突然托病不归之事大闹。
“谢大都督领着大军在外,突然病了,走不动了,他想做什么?拥兵自立吗?”付英才义愤填膺说道。
段思贤也没料到谢至仁突然来这么一出,心中虽然有疑虑,却并没有多少担心,毕竟此次谢至仁所领兵马,除了血屠卫外,其余都是江锋的水军,就算谢至仁有异心,江锋也不会支持他。
谢至仁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这么做了,这就不得不让段思贤多想了。
“应该立即召回谢至仁,免生变故。”付英才说道。
段思贤看向儿子段栖梧:“世子,你觉得呢?”
段栖梧回道:“既然谢都督已病了,大军不妨暂时由江锋统领,让谢都督回国治病。”
付英才不满的看了段栖梧一眼。
“各位觉得世子提议怎么样?”段思贤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陆为谷。
陆为谷坐着道:“世子所言在理,有病治病,没病养伤。”
段思贤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又道:“那大家就议议郑国的事吧。”
对于武朝突然出兵郑国,把郑密赶走的事,众人也是才知道,如今郑密来求援,一时之间没有主意。
孔智道:“武朝无故兴兵,我国若出兵帮助郑密复国,乃是大义所在,臣下觉得此事可行。”
付英才立即反对:“武朝如今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以上讨下,名正言顺,何况如今大战方歇,并非用兵之时。”
段思贤点了点头,付英才这番话正中他的心意。
但孔智的话也在理,眼看着武朝已成夕阳,若如今占据大义之名,将来中原逐鹿将会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可难就难在才与姜国休战,又卷进于武朝的战争之中,便是他段思贤如何自信,也不敢轻举妄动的。
“武朝却是选了一个好时机。”段思贤心中暗叹。
段栖梧却道:“我们没有做好与武朝交战的准备,武朝也未必做好了与我们硬碰硬的心思。”
段思贤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说。
“大义之名,不能不要,但战却不能打。”段栖梧道:“何不命江锋统领大军北上鸿信城,也算为郑国出兵了,至于战与不战,我反倒觉得以武朝的实力,并不会冒然与我开战。”
段思贤哈哈大笑:“正合我意。”
遂令江锋领兵北上,看住武朝,不能让武朝南下。
散朝之后,付英才与段栖梧同回世子府。
“世子今日为何突然改变计划,帮着谢至仁说话了?”付英才埋怨道。
段栖梧道:“谢至仁深得父王信任,一时之间断然难以扳倒,只能徐徐图之。”
付英才想起今日段思贤的言语,也知道自己急了些,但眼见着谢至仁声势日盛,而且对世家的拉拢并不认同,一心效忠段思贤,连番大胜使得段思贤实力大涨,对世家的打压日渐加重。
对自己派去收买军功的人更是多加阻碍,看来是铁了心要与世家作对了,如此便不能留他了。
段栖梧看着沉默不语的付英才道:“既然父王已经要谢至仁回京,证明父王心中对谢至仁也有了提防之意。”
付英才道:“就是不知道谢至仁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
段栖梧道:“但愿他是真病吧。”
段思贤派到谢至仁军中传令的人,果见谢至仁面色发黄,强自支撑着跪下领命,说话有气无力,连忙扶着他回去躺了下来。
“大都督怎么病的如此严重?”使者关心的问道。
“大都督回来的时候不慎落水感了风寒,原本以为没有大事,却没料道越来越严重,看了许多大夫也没有好转。”身边的副将司马征说道。
使者的眼光看向江锋,见他点头。
谢至仁有气无力道:“使者先歇息,我这就启程回去。”
“如此也好,大都督国之栋梁,大王已召集国内名医在万安城中等待了。”使者心中松了一口气。
回到自己的营中,使者挥退左右,拿出手中已经被汗水打湿的纸团,展开一看大惊失色,急忙唤来亲信耳语吩咐一番,命其星夜赶回万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