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武朝攻破郑国幽武城,郑密逃走。”谢至仁在行军途中得到手下禀报。
谢至仁皱眉,问道:“武朝领兵的可是卫含光?”
“武朝兵分两路,北路由大皇子姬长生统领,南路由卫含光统领,如今卫含光正与郑国张由僵持在谷维。”
谢至仁突然一笑:“看来我们又有事做了。”遂传令全军原地扎营。
真是想睡觉了,便有人递来枕头,原本就不乐意回去的谢至仁这下便有足够的理由停下来。
便让人回去,向段思贤称病,暂时无法回万安城。
郑密派往姜国求援的人,还未到达姜国境内,便得知姜国大败的消息,知道局势有变,刚经历大败的姜国恐怕无力出兵帮助郑国,果断回转,向唐肃严禀告陈姜大战的结果,并建议向陈国求援。
唐肃严也觉得头大,原本的计划,此刻又要推倒重来,而陈国经历此番大胜,借着威势恐怕要对郑国狮子大开口了。
此刻郑密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要能帮他打退武朝,夺回郑国,什么条件他都可以谈。
第二日,于含光整军列阵,邀张由出城决战。
张由岂会中计,在城墙上让卫含光来攻。
见张由不中计,卫含关拍马而出,叫张由答话。
“张将军,如今局势,攻破谷维不过是时间问题,何必损伤手下军士性命?他们也有爹娘儿女,你便是要为郑国尽忠,也要为手下人考虑考虑吧?”卫含光劝道。
张由在城楼上高声道:“我张家世代深受国恩,岂能背叛?却是你武朝,无辜兴兵侵犯我国,杀我百姓,才是真正的不义之人!”
卫含光道:“张将军口口声声说自己为国尽忠,可如今郑密困居陈家堡,你手握大军,却不派出一人一马救援,你要的恐怕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增加自己的本钱吧。”
岂是他张由不出兵救援,实在是派出去的人多了,谷维守备力量便弱了,人少了,便是去向武朝军士送军功啊。
明白人自然知道张由的苦楚,但手下军士又有多少能有如此见识,听的卫含光的话,想到张由这些时日来的所作所为,看向他的目光便有了些审视。
张由怒骂道:“老匹夫!任你巧舌如簧,也休想乱我军心。”
卫含光哈哈大笑:“那张将军便让我看看,你是真的为国尽忠,还是拥兵自重。”
随即大声传令:“鲁元!领兵一万,把郑密拿到阵前来!”
早有准备的鲁元立即领着自己的本部军马脱离大军,往东南而去。
张由在城上看的真切,按在城墙上的手青筋直冒,坚硬的城砖竟然被他一把抓碎。
“宁浩,领五千骑兵出城,不得使敌军靠近陈家堡!”
宁浩领着人马出了城,直奔前方的鲁元而来。
鲁元见状,立即回转来战,配合卫含光派来的人马,把这五千人围在中间。
张由在城上看的真切,想要派军救援,又深知不可。
鲁元等了一阵,见张由没有丝毫派军出城的意思,随即下令进攻,宁浩五千人虽拼死搏杀,奈何寡不敌众,片刻之间便被淹没。
“张将军,若你没有事,我便继续往陈家堡去了。”鲁元哈哈大笑道。
张由气得浑身发抖,但郑密又不得不救,咬牙又派了一万人出城,不出所料又被打败,只有少数人逃了回来。
“将军!如今国主在外,该如何是好?”手下人也知道这样下去非把自己耗死不可。
如何是好?他张由也想知道该怎么做?不救郑密便是不忠,救郑密谷维必破!
“将军,弃城吧,出城汇合了国主,退往鸿信城。”有人提议道。
“他卫含光此时恐怕早已算定了我必救国主,路上早已安排了伏兵吧。”张由揉了揉脑袋,突然狠声道:“可我偏偏不如他愿。”
“大军出城,攻击卫含光大营,逼迫他的伏兵回援!”
“将军,不可啊!那卫含光号称四大名将之一,不可能没有准备,出城必定中伏啊!”
张由拔剑在手,喝道:“我意已决,出城迎战,违令者斩!”
张由亲自领兵,直奔卫含光大营而来。
卫含光战前便探得张由对郑家忠心,料他必然会不顾代价救援,才命鲁元把郑密赶到陈家堡,如此一来,逐步逼出谷维守军,慢慢吞掉,谷维城便不攻自破,所以他把手下的大多人马都安排在陈家堡到谷维沿途,自己大营只有四万人马。
张由突然领六万大军杀出城来,大大出乎卫含光意料之外,但却丝毫不慌,从容调派军马防守。
杀到卫含光的大营外,张由见大营内武朝军马果然甚是稀少,知道自己所料不差,便把手下分了三部,从三个方向攻打卫含光按梅花安下的大营中的东西南三座大营,他自己亲自领兵三万攻打南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