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小杜子来到钱家,寻了相熟的伙计,说明来由,被领着进了一处院子。
小杜子在外面等候,伙计进去没多久出来道:“管事的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兄弟不如改天再来?”
小杜子道:“小弟我现在军中效力,出来一趟实不容易,大哥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寻一寻?”
伙计为难道:“九管事为人你也有所耳闻,兄弟我实在没有办法。”
小杜子想了想,对伙计道:“那我在这里等九管事。”
那伙计还以为小杜子还在为钱家办事,爽快道:“行,我估摸着也要不了多久,兄弟不妨等上一会儿。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
等人当真是个难捱的活儿,小杜子等了大概有一个时辰的时候,走进来九管事手下一个伙计,与钱五相熟,自然认的小杜子,客气的把小杜子请进屋,知道小杜子是来为母赎身之后,大赞小杜子孝心。
小杜子摸着怀中的银钱,有些忐忑,小心翼翼的问道:“兄弟在这里办事,不知道能不能帮我算算为家母赎身需要多少银钱?”
伙计哈哈一笑:“闲着也是闲着,我帮你算算。”
拿过算盘,习惯的把算筹晃了晃,问清情况之后,五指如飞,一阵噼噼啪啪声之后,伙计笑道:“要一百二十四两四钱七分。”
听得报的数字,小杜子吃惊的站了起来:“家母当年卖身之时不过五两银钱,如今为何如此之多?”
伙计理所当然道:“你想呀,当年令堂当在这里给了五两,时隔多年,这五两利滚利如今可不是这个价嘛。”
又劝不知所措的小杜子道:“我说说兄弟何必呢,令堂在这里有吃有喝,回去之后家中又添一双筷子,你还未成家,以后开销不小,说不定还会把令堂送来。”
“那不同的,不同的……”小杜子无力的坐了下来。
此次与淮国一战,小杜子拼死一战,砍了十多颗脑袋,得了一百两银子的赏赐,如今还差二十多两,这可如何是好?
知道小杜子的情况,伙计想了想,为他出主意道:“普渡寺的利钱要比家里少一分,你如真心想要为令堂赎身,不如去找寺里的大师借点。”
小杜子大喜,拱手谢过,奔出门去。
出了门,一看天色,离约定的时间已不远了,寻思一阵,怕周安道久等,便朝城门走去。
看着小杜子消失在门外的身影,伙计羡慕不已。
不多时,下面都知道小杜子为母赎身的事了,几个与杜母熟悉的丫鬟,来为杜母报喜。
杜母是个瘦小的妇人,花白的头发,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正在井边洗菜,听说了此事,站起来,在腰上擦着手骂道:“这小兔崽子,有了几个钱就烧得欢,我一个快入土的人了,用得着嘛,还不如买个媳妇,生个孩子传宗接代,我死之后也算对他爹有个交待。”虽然杜母嘴上骂得厉害,当眼里的笑意怎么也掩饰不了。
几个丫鬟很是羡慕,大夸小杜子有孝心,杜母苦尽甘来,要享福了。
杜母就打量着几个丫鬟,说小杜子小时候就会疼人,将来的媳妇肯定不会吃亏云云,一个劲的说好。
小杜子来到城门,果见周安道石希言两人已经等在那里,跑上前来,把事情说了,要两人先行回去,自己办完事就回来。
周安道想了想对小杜子道:“我先借你,也不要你利钱,办完事咱们早些回去。”
“那都是你们拿命换来的,我怎么能要。”小杜子坚决拒绝:“我去找普渡寺借上一点也就够了。”
周安道又劝一番,小杜子只是不同意。
无奈之下,周安道便道:“现在时间不早,我俩陪你走上一遭,早去早回。”
三人买了一些吃的,边吃边往普渡寺而去。
远远的便看见高高的佛塔,钟声传来,几人焦躁的心渐渐的安静下来。
走道普渡寺高大的墙外,见有许多穷苦人家,头上插着草,周安道大奇。
小杜子为周安道解释道:“这些都是活不下去的,或者急需用钱的,在这自卖自身。”说着摇了摇头,当年他母亲也是在这里把自己卖了出去,才把小杜子养活。这也算普渡寺的功德地了。
进了门,小和尚听说几人是来借钱的,也没把几人往里领,问道:“几位可有抵押之物?”
几人面面相觑,那里有什么抵押之物。
小和尚为难道:“我们有规矩,这钱都是菩萨的慈悲,凡是来求助的,都要一定的抵押之物才行。”
小杜子急道:“我等急着用钱,还请大师行个方便。”
小和尚断然拒绝:“这可不行,若人人都如你一般,菩萨纵有万千慈悲,也难平众生贪欲。”
三人好话说尽,和尚只是不允。
无奈之下,只得退了出去,连菩萨一面也未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