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作为百官之首的赵鼎不能装傻充愣啊?得出来给这事儿定个性,否则以后?还不得人人自危啊?
赵鼎:虽然向子湮无罪,但是也不应该因此把潘良贵和常同一起贬逐了啊?
言下之意就是你赵构差不多就行了,别忒过分了,最后弄得大家都不好收场!
赵构是谁啊?当年妥妥的二世祖,大公子哥!尤其是这两年纵横捭阖之下,把军方和朝堂上都收拾的妥妥帖帖的!
我赵老九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政治新手了!这个时候,你们居然还想抱团要挟我?这更激发了赵构的逆反心理。
告诉你们!没门!不止没门,窗户都没有!朕一言九鼎!这俩货必须贬!
于是,两个倒霉蛋下朝之后就开始回去收拾铺盖卷了。
这个时候的赵鼎也不吭声了。
谁知道还有一个更没眼力劲儿的给事中张致远?
居然上书给赵构说二人不应该因为向子湮的事被贬谪。
本来都还没消气的赵构更是大怒!
“我就知道这张致远一定会上书反驳!”
赵鼎也是一脸懵,问道:“咋了?”
赵构说:“因为他素来与潘、常二人交好!”
说完还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赵鼎,然后便负气而去。顺带着也开始对赵鼎不满。
秦桧趁机继续跟随赵构前往御书房奏事。
他还能替赵鼎说好话?无非就是泼一些类似结党营私、居功自傲、目无尊上之类的脏水。
赵鼎也察觉出苗头不太对了,于是一直等到秦桧奏对出来,问道。
“陛下说了些什么?”
秦桧微微一笑,说道:“没事,陛下没说什么,只是担心丞相不高兴而已,呵呵。”
说完,秦桧便背着手,哼着小曲走了。
其后,赵构御笔亲授和州防御使养子赵璩(qu)节钺,封吴国公。
赵鼎反对称:这给另外一个养子赵瑗(宋孝宗赵昚别名)封的建国公是小国,而吴国公乃是大国,这不公平啊。你要么给赵瑗建节,要么给赵璩也弄个一样的小国封号,这样才能安民心啊。
其实赵鼎原本也是好意,否则赵构释放出这种差异化待遇来,很容易让群臣以为赵构有意立赵璩为太子。
本来这就是赵构一时心血来潮的决定,他自己也拿着没当回事,就说了一句。
“左右都是小孩子罢了,没事,你自管盖印放行就可。”
可是你挡不住赵鼎这人认死理!轴啊!
他开始串联多人,一致给赵构上书施压,逼得赵构不得不撤销了对赵璩吴国公的封号。
其实到这里也没什么事,可是挡不住还有个搅屎棍子秦桧在啊!
秦桧趁机进谗言:皇上啊,你看这赵鼎是多么的跋扈?这是有意干涉您的立嗣问题啊!难道就算立个皇子还得需要他的拥立?争的他的同意不成?你看他那话说的多气人?我看他就是在影射您终生不会再有子嗣!还是说他觉得您应该等到有了亲生儿子以后再立嗣?
本来,现在不同于历史上,赵构还有个亲儿子赵旉,所以并没有拿着秦桧的挑拨当回事,但是映射到他是痿哥,不能生育这事上来,那是个男人就不能忍了啊!
但是,赵构知道秦桧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也没有立即发作,处置赵鼎。
其实他还是很重视赵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继续和秦桧打擂台,牵制秦桧,防止一方专权。
秦桧一看这招好像不太灵啊?那只能再从赵鼎爱惜羽毛这件事上做文章了!
正好帮秦桧干掉刘大中的那个侍御史萧振也对人说:赵丞相不待指责,就会自行去位!
于是,秦桧心中便有了计划。
1138年九月的一日早朝,殿中侍御史张戎上班后,照常开始“风闻奏事”指责给事中勾涛,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时间久了不弹劾一个两个的,皇上会认为他们在尸位素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