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这个东西,就跟娶老婆一样,没人愿意和别人分享的。
排老四的是王庶,现任职务是枢密使副使,虽然是个主战派,有点小蹦跶,但是没什么杀伤力,自会有人收拾他。
因为他有个致命的“政治污点”,那就是上任之前曾任鄂州知州,岳飞的直属下属!
“岳家军”的标签啊?主战也就罢了,这老王居然还上书提议直接弄死金国派过来的使者乌陵思谋?
你这跟岳飞还有啥区别?虽然说这位金使在开封陷落时抓了赵构许多叔伯婶娘和兄弟姐妹!
但那不都是老黄历了吗?人要往前看!不能一直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你说是不是?
再说了,即使不共戴天也是跟我赵构,你王庶瞎激动个啥?别老是动不动就弄死这个,弄死那个的!瞎起哄!
赵构还说:“王爱卿啊,你忘了一件重要的事,现在不能杀这个人啊,更不能阻挠议和。我的母亲还在北国受难,眼下这是唯一能接她老人家南归的机会。朕以孝治天下,这一点点的思母之心,难道爱卿都不能成全吗?”
言下之意就是:你别再瞎哔哔了哈,否则我先给你算算“杀母之仇”!
秦桧躲在角落里,嘴角微微露出一起微笑。妥了!
现在就剩下赵鼎和刘大中了。
动赵鼎之前,得先把他的左膀右臂刘大中卸掉。
说到这参知政事刘大中啊,秦桧就笑的更厉害了。
因为这哥们儿啥都好,就是跟他爹不对付,连装装样子孝顺这样的面子工程都不去做!那搞他还有啥难度系数?
秦桧本人都没有出面,仅透露了点黑材料给了一个侍御史,他便主动蹦出来出面弹劾,轻松搞定刘大中!
而且这个叫萧振的家伙,居然还是赵鼎举荐的!嘿嘿,完美!
只是赵鼎这个家伙不太好下手啊!因为这厮也是“主和派”,赵鼎一开始就大力支持赵构和秦桧的“议和”。
在这一方面,赵鼎没有用他维护官声的风骨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气节!
因为训斥王庶的话,最初“为孝母而不耻乞和”的版本,就是赵鼎教给赵构的……
有句话说得好:当罪恶横生时,同流合污和漠然视之其实都是一样的罪过!
从这一点来看,那赵鼎当时扮演的角色的确不怎么光彩,说一句助纣为虐一点不为过!
至于后来赵构派王伦出使金国商论议和之事,赵鼎还专门嘱咐了王伦二十余件注意事项。
像什么“以黄河为界”必须以改道之前的黄河旧址为界啦,岁银不得超过25万两,岁绢不得超过25万匹啦,刘豫的地盘得全部还给南宋啦和拒绝接受金国册封之类的。
其实说白了,这位“南宋第一相”多少有些“既当婊子,还想立牌坊”的即视感!脸都不要了,还有在乎那些有的没的?
可笑至极!
暂时抓不住赵鼎把柄的秦桧只能暂时潜伏下来等待机会,他就如同一只饿狼一样,目光紧紧的盯着赵鼎。
天眷顾!并没有让秦桧太久!
老秦搬倒老赵的机会很快就来了。起因只是一件看似平常无奇的小事。
朝臣向子湮向高宗奏事,可能这哥们儿打小墨迹,所以说起来个没完没了。
本来这事儿就算是赵构本人也得捏着鼻子听,总不能不让人说话吧?
可是潘良贵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看不下去了。直接把向子湮给呵斥退了!
赵构一看:我擦?分不清大小王了吧你!朕都没发话,你居然把朕的臣子喝退了?你算老几?到底咱俩谁是皇上?
于是,最近正因为宋金议和的事儿,被弄得火大的赵构,就准备拿着潘良贵开刀泄火!
这时候呢,常同也是个没眼力劲的,突然蹦出来,充分发挥了士大夫阶级“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开始吧啦吧啦的为潘良贵辩解。
赵构一看,奶奶个腿的,这不是给我上眼药吗?我作为堂堂的一国皇帝,处理个人,你还给我巴巴引经据典的上课,这不行那不行的!
今天我就让你们知道谁是老大!谁说的算!你俩不是要好吗?那一起滚犊子吧!
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给镇住了,不敢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