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忙碌小松号的这十几天,西山峡谷外一片平静。除了秦三派出去清理峡谷中无数尸首的人,再没有一个邺国的人出现过。
临江城的城门时刻紧闭着,一连十几天无人进出。
秦三命人时刻盯着临江城,也趁着这段时间完成军队的补充与扩张。
两万五千人的名额,扣除原先的老兵,还要补充九千人。
而九千人的名额很快就被抢完了,甚至有很多人为了一个名额不得不先比试了一场。
得益于两次守卫战的以少胜多,又有秦九军人优先的鼓励政策,秦国百姓当兵的热情极其高涨。
只要能够体检合格,正式入伍,他们家人就能分配一套新城的新房。
一整排对齐的房子,良好的地基,两层结构的设计,全是青瓦的房顶。这样的房子,几乎比得上一些富裕人家的房子了。
房子的诱惑没有人能够挡得住,不论是古代或者二十一世纪。
仅用五天时间,秦三就完成了九千人的挑选招募。
随后,他将老兵与新兵进行混编,即刻开始了训练。哪怕是寒冷的冬日,他们依然保持同等强度的训练,不敢有丝毫松懈。
留给秦家的时间实在太少,能够多一天训练,对于他们而言都多了一份生存的保障。
这一点,军队的宣传也做得很到位,没有人会在训练中偷懒。
“训练时越累,战场上就越轻松。训练时偷懒,战场上偷哭。”
这是老兵们对新入伍的新兵说的最多的话,也是他们最真实的经历。
随着人数的增加,军械局的任务愈发紧张。
重甲兵的人数准备扩张至一万人,一身重甲的装备成了军械局排在最前的任务。
而能够配得上这一身重甲的,都是经历过两次大战的老兵。
重甲兵已经成为了秦军最荣耀的旗帜,是所有秦军争相加入的队伍。
秦三从老兵中挑选了七千人,组建了两个重甲兵团。
如今,各兵团团长从全军中经过层层考核挑选出来,他们都有着一身的战功。而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完全是平民出身。
平民走到这等地位,在其他王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机会,让所有人都清楚,在秦军当官不看出身,看的是实力与军功。
反倒是几个贵族家的人没有一个能够进入考核前百名的。
沙家的老头子沙一香已经光荣退伍,秦离赏了他一些金银之物和一块牌匾。牌匾是秦九提出来的,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沙家老爷子的牌匾上只有四个大字,开国功臣。
经过这几次的战争,沙家老爷子也知道,自己跟不上秦国的节奏了。秦国之军,在秦九的谋划下,已经具备了硬撼邺国边军的实力。再有三个月的训练时间,秦国重甲兵团将是无敌的存在。
“我已经老了,机会是你们年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