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协微微一笑,他如今造势便是想要让更多的佃户都愿意租种自己的田,毕竟自己在此地并无名望,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所以才会出现流言蜚语。</p>
王协需要赚钱,更需要一个好名声。</p>
三日之后,艳阳高照,秋高气爽。</p>
清晨,王协命人在府门外摆下桌椅,一大早便命五个下人敲锣打鼓到五个村子里吆喝。</p>
目的呢就是想让更多的人过来参加王协安排的大会。</p>
五老相继到来,陆续有不少乡民也纷纷聚集而来。</p>
王协悠闲地在书房中看书,这个时代的各种典籍代表着这个时代的风骨和思维方式,王协要了解这些,为了之后的动乱和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p>
最起码得知道要用什么方式去笼络那些文人谋士。</p>
胡总管仍旧是总管,只不过现在是王协府上的总管。</p>
他踏入书房对王协说道:“佑泽,五老都到齐了,府外来了三四百乡民。”</p>
王协微微含笑着点了点头,他放下书缓缓起身说道:“走,出去吧。”</p>
胡忠答应了一声,招呼着七个新招募的家丁出去维持秩序。</p>
王协府上一切交由胡总管打理,一些杂事需要人处理,便招募了十个家丁和三个丫鬟。不过这对于王协来说还是不够的,此后这千亩良田的地租收取和日常管理也是需要培养人手的。</p>
胡总管朗声呼道:“王大官人到!”</p>
王协缓缓出了府,一脸轻松,面含笑意与五老致意。</p>
乡民见到一个年仅不到二十的青年出来,一身棉绸缎文衫,翩翩公子模样。</p>
乡民纷纷交头接耳,一阵轰动。</p>
王协不过二十岁便已成为此地富家大官人让许多乡民惊讶,若是王协是这府上的公子,倒也没什么,命好。</p>
但王协则自己白手起家,让乡民们讶异非常。</p>
五老纷纷起身喝止了乡民们的喧闹。</p>
王协并未因此恼怒,仍是面带笑意,他开口朗声道:“各位乡亲父老。”</p>
见这位年轻大官人开口,底下乡民彻底鸦雀无声,静静听从。</p>
“明年开始地租我只收三成税!不用你们徭役也没有其他苛捐杂税。凡借农具、借耕牛等按每亩一年一斗米算。”</p>
此话一出,乡民先是愣一愣,几秒后开始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p>
随即传来轰动的叫好声和鼓掌声。</p>
要知道此前地租都是五成,加上七七的杂税、劳役等等到手有三成已经不错了。</p>
如王协这般,除去再向官府交纳的税费,佃户到手约莫有六成多的粮食。</p>
汉末京城一代临近黄河,土地普遍比较肥沃,即便王协所买田地大多为中等质量的田亩,亩产粟谷也能达到一斛左右。</p>
汉制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p>
斛乃是容器,所乘东西不同,重量也不同,正常一斛大米约有一百三十斤。</p>
佃户手中多了如此多的大米,这让佃户怎能不高兴!</p>
</br></p>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