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经过深思熟虑,果断拒绝了增援的建议,基辅城对明军来说,已经是个无底深渊,继续朝里面投送兵力武力意义不大。
皇上派遣到的英格兰的两千多远征军,早已失联多天,大概率上是不能返回大明了。
更为致命的是,东南亚方向赶来的援军,在波斯湾被奥斯曼人拦住,他们宣布,之前明国与中东各国的盟约现在无效。明国舰队抵达霍尔木兹海峡时,对方表示,人可以通过,货物必须留下,他们在海峡两侧架设了上百门加农炮,密密麻麻的抛石机,明军水师和他们炮战过后,损失惨重,只好向印度洋方向撤退。
路易十四率领他的二十万新十字军步步紧逼,源源不断的火炮兵员从西方运来。这些十字军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数量足够可观。其中夹杂着大量流民,杀之不尽,像潮水般一波连着一波。
即便是没有基辅惨败,明军弹药物资也将被他们耗尽。
所以明军撤退其实只是早晚问题。
十七世纪是谈判的世纪,在与新十字军鏖战的同时,朱由检也没有放弃和谈的希望,明军使者多次向法兰西人表达和平的诚意,继续打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新十字军伤亡超过五万,路易十四在军中的威信越来越低,搞不好会后院起火。
崇祯皇帝承诺将基辅以西的大片土地归还给洛夫罗曼王朝,以此作为停火的条件,从今以后,大明帝国与欧洲列国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他们约定日期,双方见面协商,面对面沟通解决这些问题,朱由检再三强调,一定要让俄罗斯人亲自过来谈,毕竟基辅城是属于沙俄的。
路易十四察觉到这是朱由检的诡计,自从和谈以来,朱由检已经向他承诺了不少好处,然而这些好处基本上都是口头支票。路易十四也不会傻到为斯拉夫人谋取权益,在他看来,野蛮人根本没有与文明世界谈判的资格。至于俄罗斯人,既然洛夫罗曼王朝已经灭亡,活着的斯拉夫人,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炮灰。让炮灰跑到基辅城下消耗明军弹药,也算他们发挥最后一点价值。
哥萨克骑兵全军覆灭,路易十四率领十字军东征后,斯拉夫人便成了炮灰。
所以不可能有人来接受皇帝的诚意。
崇祯皇帝的一片诚意,还是不能被这些虚伪的欧洲人理解。
无论如何,战争结束了,明军在基辅城下惨败已成事实,这促使朱由检下定决心撤退。
皇后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将跟随她的丈夫——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皇帝朱由检,从基辅撤离,穿越西伯利亚,返回大明。
这次穿越西伯利亚成了皇后皇上的蜜月之旅,皇后对旅行充满好奇,她从小大现在,还没真正离开过瑞典,离开欧洲,当然,朱由检对旅游不感兴趣,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天天都在环球旅行,还经常和各种猛兽搏击,好在他身体强壮,已经进化到暴君的体魄。
路途遥远,好在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路上没什么泥泞,天气也很暖和,十多万人分成三批前进,沿途动物数量众多,勉强足够他们食用。
当然,端庄美丽的克里斯蒂娜·奥古斯塔现在关心的不是活跃在周围的各种野生动植物,而是她的那些留守斯德哥尔摩的臣民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被太阳王报复。
路易十四对朱由检恨之入骨,对夜奔的瑞典女王更是恨得食肉寝皮,如果可能,他将率领新十字军,前往瑞典王国,对那里的异教徒进行清洗,让瑞典人感受到上帝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