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恭迎圣驾礼毕,大王用平视威严的眼神扫了一眼众臣工,然后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王家威严道:“”众卿家免礼平身。
王家的仪仗不论什么时候,也是少不得地,刘公公作为御前太监,手执佛尘,在大王未上殿前,必须头前去大殿里跑一遭。
每次散朝后,虽然都有打扫大殿的宫女太监,总有一些处理不够完美的地方。需要提前几步检查一番,刘公公步履匆匆地沿着台阶往上爬,仅仅百余级台阶,把他累的有些气喘。
但见大王,身穿黑色描金龙祥云龙袍,头戴冲天王冕,脚上的步云靴踏在汉白玉石阶上,脚下每一下脚步声,拥有王者特有气势。
头顶罩着一顶黄绫子云罗伞,他身后一对宫女手执日月龙凤扇,大王走一步,大家跟一步,不紧也不慢。
等刘公公出殿让文武臣工晋见的时候,大家才从石阶上往上爬。王师一伙受了赵朋的气,这个帐当然得由李大人买单。
不是冤家不聚头,其它臣工急着上朝,大家心无旁骛向上直走。将这吵架的一伙撇在后面。
一路上,双方象热战的斗鸡,争的面红耳赤。张黄二位由于尚未名列朝班,只能看着李大人以一敌数人激烈交锋,一时间王师一伙被驳的无言以对。
临到大殿门口了,大家要朝见大王,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王师一伙表示不能算完,一定要找大王讨还一个“公道。”
李大人虽然在朝班抵不过这班人的势力,但是他却表现的无所畏惧,只对他们说了一句“请便”。便把张黄二位,以及候旨的赵朋安排在外面等候,自己整理一下朝服便随众人进了朝堂。
由于王师一伙人,在李大人安排他的人的时候,仍然在外面等着他。人家李大人安置好他们径直进了朝堂。
李大人的品级阶在后半边,王师他们都是元老级别,在最前面。当然,他们有上殿不参君,下殿不辞王的特殊待遇。
不过,这个规矩仅限于他们单人上朝使用,即然大家都上朝,这种特殊的待遇就没有了,他们只能站在品级台前,和大家一起参王拜驾。
刘公公主持大家参王拜驾,他见众臣工都在品级阶前站定,就是不见这几位元老到位。不知是大王等不及了,还是刘公公嫌等他们太冷场。
刘公公心道:“反正人家是几朝的元老,除了王师就是官位极高的人,参王拜驾是人家的自由。”
刘公公想到这里,冲众人高声喊道:“吉时刻,众臣工参王拜驾了。”
刘公公这一喊,可就坏了事了,李大人刚好找到他的位置,随众人参驾。
而王师一伙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他们急着往前钻,人家众人随着刘公公的喊声,前迈半步一齐手持笏板跪下齐声道:“臣等见驾,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按照规矩,行了三叩九拜之礼,等众文武参驾己毕,这几位可怜的王级官员,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品级阶位。
众文武己经行参王拜驾之礼,王师等几位元老忤在人群里,拜不是,不拜也不是。若随着众人参王拜驾吧,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参王拜驾凭他们的资格,轻曼君王不算什么,但是出尽了洋相却无法掩盖。
等着他们找到品级台,大王已经让臣工们各归各班。大家见他们出洋相,当时没敢取笑他们,归班后臣工们对他们指指点点的窃窃私语,一阵热辣辣的灼热感,不断地往脸上涌。
王师一伙受到了奚落,这笔帐当然就算到李大人头上了。李大人在低着头,酝酿着待会怎样向大王举荐赵朋的事,对王师等几人射来的怨毒目光视而不见。
大王因丢了夜明珠,脸上现出焦燥之色,他很想现在把这事公布于众,让大家想想办法如何调查破案。他见王师一伙的表情似有不悦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