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文武见李大人轿子里出来一个人,不用介绍,众位大人也知道他是谁?大王亲自下圣旨去陇南,请的不就是他吗?
但见赵朋,穿一身的鸭蛋青儒衫,人生的倒是英俊秀气,尤其是那双眼睛,无意间看人一眼,就能让人有些羞于和他对视。头上的方字巾证明他是秀才,整个人倒是给人一种俊雅脱俗的感觉。
众大人见这赵先生竞然和李大人,同乘一顶轿子而来。有些心术不正的大人,就想趁机戏耍他一下。
李大人和同朝的年兄年弟互相见礼,见礼中有人指着赵先生问李大人道:“李年兄,请问这位兄台是谁,我们觉的眼生的很啦“。
李大人见那人问及赵朋,不好意思地向对方拱手为礼道:“不好意思,张年兄。”他用手指着赵朋向他以及众人介绍道:“列位年兄,年弟,这位就是本官请大王下旨,陇南清来的赵先生。“
李大人微笑着对赵先生道:“赵先生,给众位大人见个礼。”赵朋果然依言,弯下腰,朝大家做了个罗圈大礼道:“各位大人,赵某初来咸阳,还请请位多多照顾。”
众位大人看在李大人的面子上,给他还了礼。赵朋心里有点紧张地跟着李大人,行动之间有些拘谨。
众位大人以他为中心,纷纷议论着什么。众大人中有位留着山羊胡的大人,他早些年任王师,包括大王在内,教了三代王子。
这老大人,见赵朋骨胳清奇,容貌不俗。但是他却不相信他年纪轻轻的,就教出那么多中了科举的学生。更不相信他有能力任国史馆编修一职。
他灵机一动,决定出个难题考考他。这题目聪明伶俐者可以反将,才思不敏捷者,只有挨虐的份儿。
这老大人想到这里,笑着对李大人道:“”老夫闻得赵先生博学多才,老夫也是惜才之人,不知可有兴趣与老夫联对?老夫好象长一下见识。“
李大人把赵朋扶成国史馆编修,知道会得罪一些,自恃才高八斗的老家伙们。
他见老家伙眼神贼亮,脸上也是皮笑肉不笑的,象极了山里的老狐狸,捉住了一只肥山鸡的表情。
李大人任军枢密,早就练就了一副阅人无数的服睛。李大人想起来昨天朝堂上,他向大王请旨的时候,这几个老家伙的眼神就不善。
李大人向大王奏完本章之时,这几个人想张嘴阻拦,奈何大的圣旨下的干净利落,根本就没给这几个老家伙说话的时间。
下了圣旨便成事实,这些家伙顿时成了哑炮儿。本来这事,这些人没打算翻盘,今天这老家伙遇着了赵朋,不设法治他一下子,心里怎肯罢休。
李大人本着熄事宁人的宗旨,能不和这些老家伙不发生矛盾,就不发生矛盾。大家同朝为官,撕破脸皮谁都不好看,只要大王上朝封了赵朋,别人再不满意,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李大人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想的到,本来打算没有指望翻盘的事,大王偏偏上朝来迟,只要现在他们联手把姓赵的整趴下,他就上不了金殿。
赵朋上不了金殿的活,这国史馆编修的位子当然得给他留着。
李大人千般万般地推脱,越是推脱他们就越有劲,只要不按他的套路出牌,他是不肯罢休的。
赵朋见抗不过去,只好硬着头皮对李大人道:“李大人,学生愿意接受老大人的賜教。”
李大人见赵朋应了场,他轻叹了口气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该发生的事想挡也挡不住。”
以王师为首的几位老家伙,见赵朋接了场,不由得I心里高兴,那位王师暗道:“饶这个小白脸能有几年道行,凭他们这几个老家伙,浸润官场几十年,就算他有本事,恶狼架不住一群狗,他浑身是铁能拈几根钉?何况他未必是狼,而他们也不见的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