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罪。”
那驿馆大夫有些慌乱,马上下跪苛责起自己来。
宓皇后淡然道:“起来吧,既然要拿到朝会呈报,自然有他们的理由。”
于是,在宣王爷的注视之下,那两张报纸被呈了上去。
许久之后,宓皇后看完了,这个过程并不算太久,但是能在朝会上阅读这么久的东西,让所有官员们都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倒是有意思,宣王爷也看看吧,这满朝文武也都可以看看。”
宓皇后说完,就有女官将两张报纸呈给了宣王爷。
宣王爷接过一看,脸上满是震惊的神色,随着他的阅读,他脸上的神色时而震撼时而凝重,时而若有所思,时而带着些许不屑。
最后,宣王爷将这两张报纸传到了其他官员的手上。
这些官员通常都是几个聚在一起阅读,一个小时之内,超会上的几百官员几乎都已经看完了。
而看完这些,整个朝会也三三两两的开始议论起来,这两张报纸上的内容到底是真还是假。
这两张报纸上的信息最为关键的,就是青云军那无所不能的武器,这种武器如果按照这上面所写的,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
所以,几乎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整个朝会大殿一片嘈杂,最终,还是宓皇后让所有人安静了下来。
在所有人都没有说话的时候,宣王爷却是笑了,他道:“这所谓的青云军首领倒真是一个治世之才。”
报纸从南晋辗转来到这朝会大殿,已经有些地方破损了,而云川的照片也正是处于那破损的地方,对于这青云军首领,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宓皇后却是淡然一笑,道:“宣王爷所言极是,此人也算的上是个文武全才,那首《不第后赋菊》倒让我想起昔年皇上的旧作。”
她口中的皇上,自然就是魏帝。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诗果然妙极,只不过本王更好奇,一个生在那僻壤之地的土匪头子,如何能知道我大魏都城的名字?”
宣王爷念完这首诗,也将自己心中的疑虑说了出来。
的确,远在数万里之外的僻壤之地,竟会有人知晓大魏都城的名字,这难道仅仅是一个巧合吗?
这时,一位站在前列的文官道:“皇后,王爷,我认为这首诗或许就是皇上所作。”
这话说出来,许多人心中都是捏了一把汗,提出这个敏感的话题,对于宓皇后和宣王都是一剂猛药。
果然,宣王的脸色变了变,没有说话。
而宓皇后那边,则是语气肃然地道:“秦尚书何以断定?”
这文官就是当朝的六位御史尚书之一,官拜一品的秦沛,他道:“这诗气势雄浑,几句之间便勾勒出一个身披甲胄,气冲云霄的英雄,如此凌厉的气势极为符合皇上的风格,加之这长安城之中,谁人不知皇上自幼爱赏huang菊,如此多的巧合夹杂在一起,又怎可能是巧合?”
这番话说的掷地有声,逻辑缜密,的确说到了大部分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