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对全师雄叛的军监督,赵德芳丝毫不敢放松。毕竟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派出不少刺探,监督叛军的情况。
他知道历史上的后蜀叛乱,整整持续了快两年,也就是第二年年末之时,全师雄的叛乱才基本算是平定。
足见全师雄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同时也暴露出的蜀地的阶级矛盾之深,绝不像他现在看到的这么简单。
只是赵德芳刚刚控制剑门关一带,来的时日太短,暂时还没有触碰到这里的阶级关系。但是他的这些土地政策,用不了许久那种根深蒂固的阶级矛盾就会凸显。
川蜀之地,地势险峻,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浩浩荡荡的唐末农民大起义,以平均为口号的阶级斗争,却没有触及到这里。
所以川蜀之地,一直是封建关系比较落后,有些偏远山区甚至还保持着古老的农奴制度。
被成为旁户的最低层农民,不仅要向地主缴纳高额的地租,还要承担地主应该上缴朝廷的税赋和徭役。
同时他们还在地主的监督下劳役,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所以这里的阶级矛盾最为深刻,演变成农民大起义似乎越来越急迫。
而宋朝对于新征服的地域,基本对以前的剥削制度没有发生改变,有的地方甚至还在加剧。
王全斌对蜀地的倒行逆施,正好将蜀地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大反抗的火焰彻底燃烧了起来,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当年唐末农民大起义,整整历时九年,转战了十多个省,可见农民阶级对统治阶级,对门阀士族的痛恨。
这就是为什么灭蜀只需三月,而平蜀之乱需要两年。
现在的赵德芳,在范围内另辟新径,在宋朝的大政策不变的基础上,开垦土地,实现土地公有化,然后避开那些门阀士族,直接转租给百姓。
这样百姓承担的税赋一下减少了许多,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自然缓存一下他们对朝廷的尖锐矛盾。
但是一种矛盾缓和了,另一种矛盾立刻就会凸显,那就是门阀士族和地主阶级对朝廷的矛盾。
当然现在正是乱战的时候,而且赵德芳只是范围的实施土地政策,暂时这种矛盾还未凸显。
所以对全师雄的平叛,需要提前将这种阶级矛盾解决。不然的话,平定了一个全师雄,还有下一个全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