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天旭已经把四船粮食运回了崇明岛,此次行动应该天衣无缝。
但是,赵云知道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在决定劫粮的同时,也做好了事情败露的准备。
知道此事的人,终究有一些不是自己带来的人,比如魏定忠,比如自己衙门的那个书办。
从劫掠现场回到自己官衙的路上,他开始怀疑自己放了魏定忠的决定是否明智。
虽然自己拿他的全族性命做威胁,但是软骨头就是软骨头,不见得会为了全族牺牲自己。
然而,看着潘宇东是只身前来,赵云心中稍安。
而当潘宇东向他通报的事,令其感到震惊,也有歪打正着的、意外的喜悦。潘宇东走后,赵云招来了自己属下的那个书办。kΑnShú伍.ξà
那名书办名叫钟志奇。
鞭打和拘禁魏定忠的事情,钟志奇是知道的。而知道的过程,完全就是一个巧合。
然而,从那件事起,钟志奇对赵云是是听从,没有丝毫怠慢之心。
自开朝一来,从来是刑不上士大夫,这位新来的大人身为武职居然鞭打文官,而且还在没有审讯的前提下,就抡鞭子,这简直是太大胆了。
钟志奇得知时,心情忐忑不安中,带着一丝快慰。
他虽然也是读书出身,但因为秀才,没有官身,在走马承受衙门里作为一名小吏。
在官场翻滚了十年,他享受不到文官的待遇,却受了不少文官的窝囊气。
相反,和武官相处,却是轻松愉悦的,至少他们都是直脾气,不会使用各种阴招害人。
而赵公事虽然年轻,可是行事作风却狠辣果决。
当钟志奇看到四大粮商十六座粮库被洗劫一空时,百多人被杀,他对赵云更是发自内心的折服。
粮商害民,路人皆知。
但是他们背后都是有权有势的靠山,那些靠山连知府大人都不敢妄动,可是赵公事却只用了一天,就将他们几乎倾家荡产。
快意恩仇,大丈夫当如是也!
钟志奇来到赵云身前躬身行礼,然后摊开纸张,研好墨,听完赵云口述的内容,一股热流在身体里串流,渐渐变成了翻涌的怒涛。
这些粮商居然资敌!
钟志奇满腹怒气无处可发,将赵云所说,在腹中转圜提炼后,执笔如刀,所有情绪在的笔下,变成了杀人无形的文字:彼蒙人鞑虏,草原之禽兽。虺蜴为心,豺狼成性。盗我国土,害我子民……今圣君临朝,志安社稷,纪纲清明……然淮南东路周、张、王、石四粮商,囤积居奇,操控粮市,为富不仁,欺压乡里,积怨已久……微臣数度相劝,四商犹不悔改。
时下襄樊艰难,粮草转运不便。四商竟粜米于蒙人,资顽敌于战时,包藏灭国祸心,背忘社稷祖宗,人神共愤,天地之所不容……微臣身负皇命,探查不法之事,未见有如此骇人听闻者,伏请陛下圣躬独断,扫除卖国奸商,为慰民意军心!”ΚáИδんǔ5.ζá
“好文采。”赵云看完密奏,不禁喝彩,看向钟志奇,目露嘉赏。
钟志奇形容清痩,大约三十多岁年纪,身穿一身青布袍,颇有一股干练风度。
对于钟志奇,赵云做过调查。
此人因家贫,中了秀才后,就断了科举,出来做事,虽然能力出众,却无钱贿赂上官,再加上生性耿直,不讨上官所喜,所以在制置使司里混了十年,还只是个小小的书办。
从此人写的密奏上看,是个怀才不遇,刚直果决之人啊。而这样的人,恰恰是赵云需要的。
听着赵云称赞,钟志奇心中激动,当下躬身施礼,“愿为大人执鞭坠镫,涤荡宵小!”
对方不说“大人谬赞”,“谢大人赏识”之类,而是说出“执鞭坠镜”的话。这是要投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