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能用它们来做一首诗,我以后就不说你是臭脾气了。”柳颇说。
柳颇说完,饭厅里的众人也都放下了筷子,齐刷刷地看向赵云。
赵云怔住了,半响也不知道该不该给眼前这个孩子抄一首诗,或者是应该抄哪首。
就在赵云愣神的空档,柳颇捡起了桌子上的谷粒,然后仔细地用他的小手掰开,一粒粒地放进了自己的嘴里。
赵云看得汗柳,因为他刚刚还想把那些谷粒扔掉。
“我作两首,是为赞美你手中的米粒来之不易。”赵云坐直了身子说。
“悯农二首: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働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好厉害的哥哥。”柳颇欢喜地看着赵云。
赵云念完,除了柳颇,所有人都诧异地看向了他。
再一次看到赵云的时候,柳杲卿觉得顺眼了许多。
不过,赵云在书院门前被婊子拽着游街的形象依然深入他的脑海,挥之不去。就凭这一点,柳杲卿都不愿意把赵云朝柳北身上联系。
赵云战战兢兢地站在文昌阁柳真卿的书房内,始终觉得自己不好意思面见三位先生,就如同他是被人看穿了没穿衣服的皇帝一样。
柳真卿认真地看着赵云最近所做的稿子;柳杲卿假装不去看赵云,一心旁用地盯着自己的手掌掌纹看;柳曜卿则笑眯眯地盯着赵云,似乎在欣赏一件雕塑。
“这几个圈圈点点是什么意思?”柳真卿指着稿子问。
“这叫标点符号,是专门用来断句的。”赵云回答。
借着柳真卿的问话,赵云回想起了最开始他和崔成辅闹矛盾的场景,那时候也是因为这些标点符号,崔成辅激怒了赵云。
对于文章来讲,标点符号是一个好东西,它能避免文字之间的歧义。但是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
古人读书时的摇头晃脑,就是为了增加语感。
赵云第一次读出标点符号时,并没有引起崔成辅的兴趣,反而被呵斥为极端异类。赵云不知道眼前的这个柳大先生,能否接受他送来的这份大礼。
“那你来给我讲一讲,这些符号都怎么用。”柳真卿没有呵斥赵云,但是也没有表现的特别的兴趣盎然,他只是让赵云跟他解释标点符号的具体用法。
“这叫逗号,表示短句的停顿;这叫句号,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赵云走到桌前,指着稿子认真地讲解起来。
说实话,赵云来到这个大唐,他展示出来的东西也不少,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真地讲述一个东西。
就算是之前弄的印刷术,赵云在讲解的时候也没现在这么严肃认真。
柳杲卿和柳曜卿两个,起身站到了赵云的身后,看起来像是很随意地在听赵云的讲解,其实他俩的表情已经非常地夸张了。
足足过半响,赵云才把柳氏三兄弟教会。而且还顺带讲述了语句中‘主谓宾’等新鲜的词汇。
赵云讲得口干舌燥,但是他没有等来他期望的热情,连一口水都没有喝到。“大先生,我…”赵云看了一眼柳真卿矮几上的茶壶,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