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婉儿是在决绝、无助和彷徨之时,偷偷来的信,信中带有委屈,孤苦和不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元子大哥,你还好吗,又是几年不曾相见,想你了!
这是婉儿新学的诗歌,本来是想再见面时唱给你听的,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只好托鸿雁遥寄。
元子大哥,婉儿要嫁人了,可婉儿并不开心,因为是要嫁给自己的仇人,而婉儿想嫁的是自己的恩人。
可惜岁月开了个玩笑,如果当初你不要顾虑那么多,早一些接受我,婉儿也不会有今日的悲哀。
明知是火坑,但不得不跳,为了鲜卑人,为了鲜卑族。
婉儿爱你,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撩起了我的情愫,让我知道爱是什么滋味!
婉儿也恨你,是你欲说还休的冷漠,让我心存幻想痴心苦等,最终落入火坑!
婉儿都听说了,元子大哥也是苦命之人,你爱的人嫁为人妇,你娶的人并不爱你。青春能有多少,挚爱能有几何,你都一一错过了!
相爱是两个人的事,你委屈了自己,可你知道吗,你也辜负了别人!
从此以往,北方草原上,再也没有痴痴苦等满心憧憬的那个鲜卑姑娘,只有郁郁而终认贼作夫的赵人怨妇!
元子大哥,今后倘若还能碰到心仪的姑娘,再也不要错过了!错过了一时,或许就错过了一生,错过了自己,也错过了别人!
桓温握着纸笺的手在颤抖,心如刀绞,痛苦的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全都是她。
鲜卑山云雀鸣着宛转的歌喉,在云间穿梭,在丛林跳跃。
晨光初露的草原,露珠未晞,薄雾未散,驭风马上驰骋而来的鲜卑骑手,皮肤白皙,眼窝深陷,秀发淡黄而微曲。
桓温喃喃自语:“婉儿,元子大哥辜负了你,是我的错。如果有来生,我发誓,绝不会再错过。造化弄人,可惜光阴不能倒转,再无重来的机会了!”
在荆州陪同妻儿过完新年,桓温留下桓冲和袁宏坐镇,便带着言川等人前往建康。
此时的建康城,还沉浸在新春的欢乐中,满地的爆竹,稚子在相互追逐嬉戏,女子穿红戴绿,爷们三五成群饮酒下棋,而士子读书人则围拢在一起点评时事。
士民们剖析戎政,指点江山,恨不得亲自上阵,踏平胡虏,整个京城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国泰民安之氛围。
式乾殿上,文物群臣及诰命夫人挤得满满当当,向太后和穆帝恭贺新春,尚书令何充奏报了一年来的政事农事,穆帝也照本宣科,宣布新岁的施政方案。
随后,隆重的加封典礼正拉开帷幕。
这次的主角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殷浩!
褚蒜子粉面含春,稍稍抬手,示意王内侍宣旨:
封殷浩为征北大将军兼扬州刺史,都督扬豫徐兖青五州诸军事;
褚建任丹阳尹;
褚华官复原职,任扬威将军;
谢万任西中郎将、寿州刺史、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
其余有功将士赏赐有加。
……
“臣等领旨谢恩!”
典礼毕,众人散去,朝堂之上留下了寥寥几位重臣继续议事,主要是商讨伐燕后续事宜。
穆帝见到桓温,方才绽出笑容,热情招呼道:“桓爱卿,这边来。”随后拉着桓温的手,很亲切。
“爱卿破蜀虽得封赏,但平定蜀乱同样劳苦功高。可是,朕却没能有所表示,还望爱卿体谅!”
一股暖流瞬间传递身心,桓温知道穆帝的苦衷,朝廷没有表示并非穆帝的意思,就像今天的封赏也绝非出自他的本意一样。
否则,在刚刚宣读封赏旨意时,桓温清晰的看到穆帝的脸色,紧绷着,没有任何表情,便知是太后定下的尺寸。
“陛下言重了,臣只是叨天光而已,区区寸功,敢劳陛下亲自垂问?”
穆帝本想拉着桓温居首就座,因为桓温有郡公之爵,理当排在殷浩前面,而桓温不愿为虚位使穆帝犯难,便推辞了。
这时,太后轻启朱唇,言道:“桓爱卿远道而来,辛苦了!”
褚蒜子似笑非笑,非常和蔼的看着桓温。
当着桓温的面,褚蒜子无法回避平蜀乱的话题,借着穆帝开场白,便接过话头:“朝廷一直忙于殷大将军伐燕之事,不免疏忽了爱卿,爱卿勿要介怀。”
“臣不敢,太后多虑了!”桓温躬身回道。
“谢褚二人自益州事后,能亡羊补牢,痛定思痛,此次在殷爱卿帐下立下大功,当然啦,这和桓爱卿在蜀地对他俩的帮助和劝导也是分不开的。”
桓温谦虚道:“在哪儿建功,都是为了朝廷,臣还未当面恭贺二位,失礼了!”
言罢,便走至谢万和褚氏兄弟面前拱手施礼,哪知对方不冷不热,草草敷衍了一下便自相交谈。
褚建还懂些礼数,知道礼尚往来,向桓温恭贺平蜀之事,然后寒暄几句才罢。
主角殷浩和武陵王司马晞聊得正欢,此次伐燕,司马晞舅子应将军率镇军鼎力相助,殷浩投桃报李,为其报了军功,得到了武陵王的盛赞,就连司马昱也难得的向他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