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的招招手,一名侍卫来到近前,谦恭道:“大人有何吩咐?”庾亮低低交代了几句,侍卫领命,拨马走开。
奏乐……
净手……
拈香……
宣读祭文……
三叩九拜……
文武大臣跪拜……
礼成……
整个祭祖仪式足足进行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成帝才回到滁州城行宫歇息,直觉茶饭不香,怅然若失。
他强打精神,接见了滁州刺史,心不在焉的听着地方官事关新政推行情况的奏报,耐着性子听完后,便打发走众人,卧倒在御榻上。
他辗转反侧,无心睡眠,继而和衣而起,走出院中,对着暮云轻笼的那轮弯月,轻声吟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启禀大人,卑职查探清楚了。”
庾亮闻言满心欢喜,让侍卫细细说说。
“女子姓杜,就住在琅琊山山脚下一处茅屋中,今日她是从镇上为她爹抓药回来,恰逢銮舆经过,驻足观看时被圣上看到。”
“核实过吗?”
“卑职找了当地的里正,得知此女子家中只有一个患病多年的老父,再无旁人,那竹篮卑职也验看过了,里面全是草药。卑职问过太医,那些草药专治寒症,不过药材一般,药性也好不到哪里去。”
“好,此事不得走漏任何风声,下去吧。”
庾亮如获至宝,嗅到了天大的机会!
“木兰,天大的喜事啊!”
一大早,杜家村的老药农杜老汉就急匆匆来到茅屋中,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
“杜家翁,什么好事,把你乐成这样子?”木兰端来一碗水,笑盈盈问道。
“你父亲有救了!”
“真的?”木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究竟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当今天子来琅琊山祭祖,天子仁慈,感念这方水土,想为周边百姓做些好事,便派随行的几个太医走访附近的乡郊村镇,为百姓诊病,专治疑难杂症,而且不收诊金。”
“家翁,你说的是真的吗?”木兰欣喜若狂,激动得热泪盈眶。
“官府的告示,那还有假?”杜老汉神兜兜说道。
“京城的御医,那是给皇帝看病的,个个都身怀绝技,妙手回春。只要经他们把脉,没有瞧不出的病,没有开不了的方子,你就擎好吧!”
木兰一蹦一跳,感激的说道:“当今天子心系黎庶,广布恩泽,太好了!太医人在哪,我要请他来上门给我父亲诊治?”
把脉、看舌苔,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太医一脸严肃,悄悄把木兰唤到门外,低低说起病情。
“积年冷病,阴气郁结,寒毒侵体,排解不畅。杜姑娘,实不相瞒,你爹病情严重,年轻时一定服用过寒食散之类的药物,因此经常会出现惧寒、晕厥的现象。”
果然是太医,说出的这些都是杜艾的症状,木兰频频点头,大为叹服。
“敢问太医,那我爹还有救吗?”
“令尊病体,非寻常人力所为!如果照此下去,不出一个月,将有性命之忧。”
“啪”一声,木兰手中的药罐摔在地上。
“太医,求求你救救我爹,你就发发慈悲吧。”木兰花容失色,失声大哭起来。
“莫哭莫哭,看杜姑娘孝顺的份上,本太医就犯个大忌,悄悄给你支个招,不过估计你也办不到。”
木兰急道:“太医快说,只要有药可医,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
“姑娘的孝心感天动地,佩服佩服!那我就实话实说,你爹的病症和当今太后有些类似,要是能服上一粒葛天师炼制的还魂大转丹,那应该还有救。”
“太医是说炼丹大师葛洪葛天师?他在哪里?哪里有仙丹?”
“这就难了,葛天师仙踪不定,飘忽无踪,有人说在岭南的罗浮山,纵是找到他时间也不赶趟。至于仙丹嘛,京城就有,可惜你一个凡家女子也弄不到手。”
看着木兰窘迫惊讶的神情,太医如释重负,心内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