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不愧是大唐军神,哪怕身在长安,但却瞬间能够推测到秦怀道的想法。
“用最快的途径传信程处默,让他驰援阴山。”
唐王没有任何犹豫,望向箫瑀吩咐道。
“诺。”
箫瑀躬身应道。
唐王在等,李靖等人同样也在等。
他们在等待,北方的情报。
目前,谁也不敢肯定,漠北那边,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虽然看到李绩的那封信后,他们都觉得北方要有大变故,但是,也只是推测。
或许,情况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么糟糕。
也或许,李泰和李绩,能够打败薛延陀部,稳定住北方草原的局势呢。
在北方的情报没有传回来之前,谁也不敢轻易下决断。
长安,还是一片的歌舞升平。
世家的子弟们,还在马场和胡月楼等地方挥洒青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土豆的二次推广,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整个大唐国内,一切都在朝着好的一面发展,谁也不知道,大唐的北方,正在发生的那变故。
秦府内,陆烟儿在翻看了这个月国共府各处产业的账目后,伸了个懒腰。
那双美目,透过窗户,望向外面。
之后,思绪飘飞出去。
自家夫君,这个时候,应该率领大军抵达了辽东吧。
不知道,那边的战事是否已经打响。
虽然知道自己丈夫武力超群,身边又有一群厉害的护卫,但她还是不受控制的,心里头为丈夫担忧。
十数万人的战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若是局势出现变故,哪怕你有超凡的武力,深陷重围,也很难脱身。
不过,她相信,自己丈夫是绝对不会打败仗的,因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输这个字。
许久的时间,她将目光收回来,再次翻看去面前的账目。
上个月的账目上,收入比上个月又多了不少。
如软纸,茶叶,玻璃,毛皮和草药,这几种最赚钱的产业,随着各地分店的开设,以及作坊的产量增加,销售额在不断攀高。
照着这个势头来看,这个月,各处产业分润后的利润,分到自家手中的那部分,怕是又要破记录了。
两万贯,这只是打底,保不齐,会朝着三万贯去。
一个月三万贯的纯收益,这已经抵得上一个世家几年的收入了。
只是,杭州那边的开支很大,每一个月,都要往那边砸起码两万贯以上的钱物。
若非如此的话,只自家府库内的钱,怕早就过了十万贯。
虽然她不是太清楚,杭州那边的她相信自家夫君的眼光,想来,夫君在那边的布局,,会对自家有巨大的好处。
隐隐之间,她有种错觉,夫局杭州,布局,海上,有种在为全家找退路的味道。
想到这些,她倒是忍不住微微一笑。
这世间的人,总是只看眼前。
大多数人得势的时候,很少会考虑未来的事情。
他们根本不会去想,自己是否有一日会登高而年长者尚且如此,少年得意,自然更不会去考虑自己会有败落的那一日。
但自家夫君呢,如今位极人臣,在这大唐,炙手可热,但却在谋划着未来,谋划着退路了。
有时候想想看,自家夫君不像是是个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更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
当然了,这对于自家来说,是好事。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里面,皇权的更迭,总是会带着一片的血雨腥风,有辉煌的家族陨落,也新的家族崛起。
谁又敢说,在新朝,自家还能如现在这般辉煌呢。
“夫人。”
秦贵从外面走了进来。
“这个月往杭州那边送的钱物,都送走了吗?”
陆烟儿抬起头来,看着秦贵询问道。
“今早便送出去了,有府内家将押送,走的还是原来的路子,中途各处也有咱们的人,定然不会出岔子。”
秦贵应道。
自武秋白去了杭州,在那边建造船厂后,从长安到杭州这一条线上,便出现了许多晋国公府的特设情报点。
而这些情报点,覆盖了整个黄河一线,且各处都有高手驻守。
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过这强大的情报网。
“小心为上,刚才,我听到皇城那边,钟鼓声响起,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陆烟儿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
“老奴已经让人去打听了。”
秦贵应道。
正说话的时候,院子外面,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夫人,好消息,大好消息,辽东大捷,公爷又打了大胜仗,全歼了十万高句丽大军,还斩了高句丽主帅。”
府内管事一边跑着,一边喊道。
听到管事带回来的消息,陆烟儿不由的站了起来。
只觉得,像是在做梦般。
这才多久的时间,自家夫君竟然又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
六万新军,全歼十万高句丽精锐,只听听,便觉得有些神乎其神。
怕是,就算是冠军侯再世,也很难做到这一步吧。
自家夫君,或许真的是天上的神仙转世吧。
“上苍庇佑,上苍庇佑。”
陆烟儿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嘴里不断念叨着。
那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回到了肚子里面。
既然高句丽大军被全歼,那么辽东那边,便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战事了,自家夫君自然也不会再遇到什么危险。
或许,过不得多久时间,夫君便凯旋归来了吧。
“此番公爷全歼高句丽大军,再立下诺大的不世功勋,怕是,陛下和朝堂内的朝臣们,又要头疼了。”
秦贵笑着说道。
听到秦贵的话,陆烟儿愣了一下,随后忍俊不禁,也笑出声来。
早先的时候,夫君荡平西南、陇右,灭亡吐蕃、六诏,朝堂中,便在为如何封赏他吵的不可开交。
而现在,夫君再立下这不世战功,朝堂内的那些朝臣们,自然又该头疼了。
有功不赏,肯定是不行的,哪怕自家夫君不说,将士们便要心寒。
可若是封赏,又该封赏什么呢!
官职爵位夫君已经是国公,官职也已经是民部尚书,夫君的年龄摆在那里,肯定不可能再更进一步,哪又该如何封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