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出奇的冷,被窝里没有一点热气,我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就听见父亲对母亲说:
“成子妈,看来成子只能自己养了。”
“怎的啦?”
“早上,他先把牙磕掉了,接着拖拉机翻到沟里。分明是老天爷不让我们把孩子送人!”
“这拖拉机怎么好好的说翻就翻到沟里去呢?”母亲也不解。
“三代的祖宗罩着呢,你说拖拉机翻了,翻到那么深的沟里,一个人没伤,这不蹊跷吗?没有三代祖宗,成子还有命?明天烧点香、烧点纸。哎呀,你还别说,真让六仙姑说对了,这孩子的命还真硬。”
“既然是命,我们就认吧……六仙姑说过,这孩子将来能出息……真能做上官,我们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做官?做官……但愿吧……”
夜,静极了,只有父亲吧嗒吧嗒地抽烟声……
学校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要宣传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革命大好形势。姚老师认识简谱、会写剧本,学校就让姚老师当领队。姚老师对我说:
“王玉成,今天晚上不要回家了,晚上跟老师排练节目。”
“那我睡哪儿?”
“跟老师睡。”
我让关长秋给我的父母捎了口信,说晚上我不回家了。
放学后,喧闹的校园一下子沉寂下来。整个校园就剩我们两个人,在老师的宿舍,我心情沉重地浏览着墙上大字报,发现还有一张竟然贴在灶台上。
老师找了个竹篮子,开始收拾碗筷瓢盆,我紧张地问:
“老师,你这是干什么呢?你不是说要排练节目吗?”
他不作声,用一根塑料绳捆好被褥,又卷起床上的草席,说:
“走吧,我在这里天天做噩梦。”
“上哪儿?”
“别问,跟老师走!”
“老师,你不教我们了?回县城?”
“不回县城,你跟我走!”
老师在前我在后,我俩像逃荒要饭一样,往居庄的方向走去。前几天,我刚刚写了一篇作文《居庄新貌,开头写到:小渠里的水欢快的向东流去,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仿佛赞颂人民公社的美丽景色。可现在风吹树叶的声音,让我心里直发毛。
居庄的庄尾,有一栋孤零零的房屋,原来是景和市下放的知识青年住的,知青回城后,这里好久没有人住了,房前屋后长满了杂草。
老师找来砖头砸开锁头,推开门,门发出了沉重的“嘎吱”声,一股霉味扑鼻而来,门头上好几只四脚蛇(壁虎)爬来爬去,我心里好一阵哆嗦。墙壁上到处是蜘蛛网,地上是成片的草叶和破布烂棉花,另一间屋里有一张床,缺一条腿,歪着。
老师找来几块半截砖头正在垫床腿,我到屋后捡树枝,准备绑在一起做扫帚,帮老师打扫卫生。忽然,我发现地上有一滩鸟粪,一抬头,发现大叶子柳树上有两只猫头鹰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我,吓得我直往屋里跑,大喊:
“老师,这里不能住,绝对不能住,屋后有猫头鹰。”
“猫头鹰?在哪?”
“在屋后的大叶子柳树上,两只。”
“别怕,没有事的。”
“我妈说过,猫头鹰一叫,就会死人,这地方怎么能住呢?。”我内心很恐惧。
“不要怕,不会死人的。猫头鹰是益鸟,它吃老鼠。别怕,好吗?”老师不停地安慰我。
打扫了一会儿卫生,天已经黑了,老师点亮了油灯。
我们还没有吃晚饭,厨房里,一口锅裂了,裂纹直达锅底,另一口锅锈迹斑斑,老师洗刷了好长的时间。没有干草生火,老师说:
“你等我一会,我去借点烧火的草。”
“我跟你一起去吧。”
我一个人不敢留在屋里,因为我闻到厨房里有黄鼠狼的特有的气味,也许在厨房的哪个角落里有黄鼠狼窝,我特怕黄鼠狼,总觉得黄鼠狼就是狐大仙!父亲经常给我讲狐大仙幻化成人的故事,每次听完,我都毛骨悚然。
我俩走到居庄的牛屋,养牛的大爷很奇怪,问:
“这不是姚先生吗?这么晚来,有事啊?”
“大爷,我搬到居庄知青的房子里住几天,没有草生火做饭呢。”
“噢,那是你儿子啊?要不到我家吃吧,我家锅里的稀粥还热着呐。”大爷很热情。
“不了,我们自己生火。你给点草就行。”
大爷很大方地借了好几捆给牛吃的稻草。
吃完了晚饭,我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煤油灯下,我和老师面对面坐着发呆,老师皱着眉,低声地说:
“老师不教书,学生不学习,那还是学校吗?”
“……”
“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尊重老师……在哪儿了?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哪儿了?”老师越说越激动。
“老师,劳心者治人那句话是孟子说的。”我提醒说。
“我知道是孟子说的,吗?”
“……”我不知道怎么接老师的话。
“王玉成,你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苦不苦?”
“苦呀!”
“那你将来跟你父母一样,准备在泥土里刨食,望天收?”
“不,我要做科学家,我要当解放军……我要上大学,我还要……”我一口气说了很多。
“那好,你天天写大字报,反师道尊严能上大学吗?你听老师的话,没有,不要跟他们学,要好好念书,他们现在闹得再欢,没有用,秋后有一本要算的账在等着呢,将来还是跟他父母守那一亩三分地。农村的孩子,读书才是唯一出路……”
“嗯。”我听着,点了点头。忽然想起陈老师回城前说的“你要改变命运就要努力读书”的那句话。
说到这儿,姚老师忽然觉得想起了什么,眼睛盯住我,问:
“你明天不会把老师说的话写到大字报里批吧?”
“不,我不会批老师的。”
“你批就批吧,老师有这么多的大字报,也不多你的一张。”老师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