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时空,两个异样的世界。江南,还沉醉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之中,而北国却是另一番景象。
北国淡蓝色的天空,显得如此深远,远得让人有些怅然若失,又宛若智者深遂的眸子,叫人遐思联翩。
牧羊人双手拄着羊鞭,好似一尊雕像,伫立在山风中,俯视着满山洁白的羊群,任凭山风吹打着他那被日月浸蚀得发黄的羊皮袄,嘴角叼着的旱烟锅,悠悠的冒着一股青色的烟雾,在山风中慢慢的荡开来去,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羊粪味,粪香的味道又显得如此亲切、迷醉。
在羊群的上空,一群黑色的乌鸦盘旋着,“嘎,嘎,嘎……”地叫唤着,好似在开热烈的讨论大会。
田野间空荡荡的,看得见的仅有裸露的黄土地,被贫困压弯了的脊梁,依旧酣然沉睡着,做着春天的梦,还有在风中偶尔摇曳的枯草,诉说着离殇……
林雨志双手戳在裤兜内,低着头,踱着步子,俏皮的踢着地上的黄土疙瘩,沿着庄子后面的乡间小道漫不经心的走着,走着……
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来到了庄后的土山岗上。他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眺望西边的天空,残阳如血,夕阳吞噬着山的那端与这头,西边的天空被暮霞染得通红,西边的山头也着上同样的色彩,那沟沟洼洼开始凸现出一丝昏晕,夜幕将要降临了。
林雨志伫立在夕阳中,夕阳照映在他的眉宇间、微黑的脸颊、蓝色的外套上,洒遍全身。此时此景,把林雨志带回到刚刚过去的几个月。
看惯了路边一尘不变的风景,总有一种腻的味道。一年三百六十日,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徘徊在家和学校五公里的路途之间,就这样机械地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单调的节奏。迟睡早起,已成了正常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四点半的闹钟声听得有些恶心,有一种把闹钟摔成稀巴烂的冲动。就是这样枯燥的生活,残酷的现实,也不得不铁了心的面对。这样激烈的求学竞争只有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才有可能超越别人。
勤奋真的会给人带来幸福。在那些个夜阑人静的时刻,林雨志习惯了泡上一杯茉莉花茶,伴着茶香,坐在书桌前看书、写字。日子久了,不再排斥黑夜,自己甚至迷恋上夜的黑,不是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有夜的日子真好!
2006年的6月,终于在渴盼中姗姗来迟。
林雨志以及像林雨志一样的孩子,终于迎来了期望已久的神秘的中考。
要想走出会州县这片贫瘠的土地,只有靠苦读书,才能挤过千军万马的学子,给自己创造出一个人上人的机会。所以,生活在这片黄土塬的人们都特别重视教育,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里的娃娃都想挤过中考这道门槛,可“瓶颈式”的教育终有被淘汰者。对这里的娃娃来说,这将是一个既期待又恐怖的六月。
2006年6月中考期间,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考生们都穿梭在雨巷中,似乎空气因气氛紧张而凝固。中考就这样被定格在雨幕中,定格在所谓的黑色的6月。
三天紧张的中考结束了。
林雨志整个人感到轻松了许多,心里很是自在。他心里知道自己考得不,可以对天对地高呼“万岁,中考万岁,解放万岁”啦!不用再听四点半那可恶的闹钟声,可以睡到自然醒,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未来不去多想,先抓住当下的时光,自由一回,那才是真理。